参观神剑园,悟奋斗精神

分类: 其他 |


















昨日下午,我们两家十一人坐24路公交车到达州罗江镇张家沟,参观神剑园,感悟革命先贤奋斗精神。
神剑园位于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高石村的张爱萍将军故居,是为纪念为我国研发“两弹一星”做出杰出贡献的魔刀大将—张爱萍将军而建的,是以开国上将张爱萍故居为基础,汇聚多位达州籍开国将领的生平业绩,将革命历史传统、国防爱国主义教育、现代科技文化融为一体而着力打造的红色旅游景区。由张爱萍故居、红军文化陈列馆、川陕苏区战史馆、神剑馆,以及神剑广场、川陕苏区战史广场等组成。入选四川省级首批廉洁文化基地,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革命传统教育、国防爱国主义教育、现代科学文化教育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国防科技知识普及和文化艺术展示交流中心。
在神剑广场,参观了曾经卫国退役的坦克、大炮,当我站在气势雄伟的“东风-3”型导弹前,顿有一股不可侵犯自豪感,看到弹长24米、弹径2.25米、弹重64吨弹头直指云天的战略导弹,仿佛就有导弹下一秒扶摇直上,摧毁一切不利国家主权的行为。虽然冷兵器时代早已过去,但是我们手中这些“剑”,就有国家不可侵犯的安全。
走进神剑展览馆,“核领域的重要发现、峥嵘岁月、东方巨响”等展区图片映入眼帘,1964年2月,张爱萍任地地导弹专门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建立导弹作战基地及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构的工作,为第二炮兵的组建与发展倾注大量心血,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被人们誉为“神剑将军”,张爱萍将军故居“神剑园”因此而来。穿过历史长廊,我来到那段峥嵘岁月。1959年6月20日,苏联终止与中共中央的合作,一纸合约被一分为二,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造出原子弹难于上青天,但再难也难不倒中国人民,无数革命先烈奔赴沙漠自力更生,发奋图强造核弹。
从看那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中,看到张爱萍将军振臂高呼“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棍”;看到烈日之下,人流攒动建立导弹发射基地;我看到运输车日以继夜开出沙漠又开进沙漠;看到钱学森钱先生的房间烛火通明,演草纸堆积如山;看到达州人民对三线建设的支援、三线建设在巴山如火如荼的场面;仿佛看到1964年秋天在罗布泊上方拔地而起一朵遮天蔽日般的蘑菇云;仿佛看到1967年夏天,同样的地方,天空中突然升起两颗太阳,光线照射之处无不熠熠生辉。这些直插云霄捍卫祖国的“神剑”!“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州”。
从张爱萍等核领域领导、科学家的耀眼的一生中,可观革命的波澜壮阔。历经岁月风雨的川渝,种种痕迹都透露出曾经的人们在这里留下的令人难忘的热血故事。岁月带走的是硝烟和战火,带不走的是伟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今天我们享受这和平的环境,千万不能忘记张爱萍将军等革命志士建设新中国的丰功伟绩以及为国防建设所做的巨大贡献,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和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