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寒,乐享冬暖
| 分类: 其他 |



走进小寒,今年没有古人说的“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多云的天空让寒冬变暖,离外孙所要求的堆雪人的天气相差很远,十月三十八台山、花萼山、铁山还迎来了第一场雪,大雪过了,浓冬却没有想象的那样冷。
走进小寒,为了过浓冬我还特地买了一件厚棉袄,自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毕竟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时候,小城对小寒颇重视,如今只能从生活习俗中寻找出旧时光穿梭中的痕迹。老人在小寒这天虽然冬至如大年那样闹热,但还是喜欢炖肉、煮菜饭,其实吃菜饭特别简单,即用小青菜与咸肉片或是板鸭丁炖的,有掺和着糯米和各类大豆一起煮的,香鲜可口、唇齿留香,有的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咸淡适中、酸甜有度,随人喜好。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天调养身体,吃食进补是冬季的一件大事。
走进小寒,太阳一旦不照射到身上,即刻感到冷飕飕的。树上的叶子、花坛的花草、墙上垂下的枝条似乎沉睡的颜色。漫步在滨河路上,欣赏着美丽的景色。远处的山峰白云缠绕,似乎几月不登,变得神秘了。忽然刮起了一阵风,地上的落叶动了,银杏树的叶子又掉落了一些,好像又苍老了一点。落了一地的金黄,像琐碎的黄金,但是却被人遗弃。黄灿灿的银杏叶就是一把金色的扇子,一小阵风都会把它们吹落,然后再空中交织、旋转,最后只有一个下场,叶落归根。
走进小寒,外孙马上要放假了,女儿她们在按规划开始撸起袖子干了,只在我和老伴说忙也忙,话闲也闲;忙,当然是准备年货;闲,当然是晚上接孙。以前忙,主要是杀年猪、除尘、贴窗花,而今是肉摊上买现成的,除尘贴窗花等外孙弄。与左右邻舍一样,阳台上挂满了腌制的腊鱼,香肠。无论漫步田间小道,还是大街小巷,都能闻到浓浓的年味。产生年味很累,但也有喜。因为年味最浓时是人们忙碌一年中最期待的日子。当然,每人期待有不同,会感受到不同的幸福。但年末的幸福是相通的,那就是凡尘中一缕牵连着老人与归家儿女的饮烟。
走进小寒,小寒的风,是彻骨的。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威力。小寒到来,标志着进入一年最寒冷的日子,也是蕴育着来年春的日子。在“出门冰上走”中歌谣中掰指数“二九”。在诵读唐诗宋词中最喜陆游的《小园独酌》:“横林摇落微弄丹,深院萧条作小寒。”并喜欢独自在家里,温一壶热酒,驱寒又保暖,把所有的心情融入其中,孤寂中遵守“少出门,少聚集,少聚餐”等疫纪,爱自己,也是爱大家,不添乱就是贡献,不出屋,多听歌,乐享冬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