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感觉

分类: 其他 |




小城的初冬,与深秋相比,只是艳阳天少了,阴雨天多了,有时候还会晴空万里温暖如秋,更多的是阴冷,还在演绎“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故事,温度越来越低,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今年的初冬,还是阴天居多,偶尔下半天雨。雨后的下午,太阳亮亮的,暖暖的。河边凳子坐满了晒太阳的人,当然老人居多。穿稍厚的衣服就明显感到热,我索性脱掉外衣。偶有几丝微风迎面吹来拂着我的面颊,那种感觉非体味过的人是难以谈论的,按理说晚秋和初冬还是比较好的季节,因为这个时期不冷不热很舒服。最不好的时光就是风雨交加,一连几天不断;如果夜晚霜冻现身,那么炙热的冬阳会挂在天上。
下午,接外孙放学的我早早的出门,慢慢的,无拘无束,漫无目的走。若是晴天,会坐在凳子上或靠着护栏,让温情的日照瞧着我,柔情的风儿抚摸我的脸,眯着眼睛,产生幻觉,与久别的故友不期而遇,想起小时候的淘气。自言自语,自笑自喜。这幸福正好与初冬热量叠加,更加暖遍全身,索性脱掉毛衣,让阳光轻轻地相拥背,轻柔河风像一双温柔的手轻柔地摸我的头,抚我的背,无需一句言语,那种感觉就如初冬晴午丝丝风儿拂过。
同样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天气,接外孙的我就会晚点出门,撑着雨伞,风会把雨珠送到脸上,若是夏天可与汗珠汇合,当眼角上挂了雨珠,很难分辨出是眼泪还是水珠。冷风搜搜的吹打着路人们的身上,大家都急急忙忙往前赶路,只有那隆隆的汽车一点也不减速向前疾驰,似乎对风雨没有一丝的感觉。大街小巷,行人稀少,因为没有人愿意站在风雨交加路途中,看到这些,我也加快了脚步往学校赶。
接外孙回家时,雨还在下,路灯已把路照亮,瑟瑟冷风,虽然不刺骨,但觉更冷,手脚有点僵的感觉,只好用“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的古诗来给她解释:天该冷了。
回到家中,外孙即刻嚷着烤火,而我则忙着煮饭。做作业的外孙说:“姥爷,你咋个出门不关窗户,你看雨飘进来,树叶也飘进来了。
进入冬天,窗外杨树的叶子几乎落光了,站在窗口,经常看到几片被风扫落的叶子,在空中打着旋地坠落,满满的凄凉,只有耐寒的柳树,硬挺着还撑着一点点微绿。昨天还是一片金色云儿的白果树,也只剩下两三片或四五片叶子,显得骨瘦形销,成了路上独有的一道风景。特别是莲花湖的枫树林,一片红红的,叶落上虽是凄凉,但我会认为有喜着红妆。迅速关上窗户,免得寒风吹来,给人冰凉冰凉的感觉。
无论从城镇到乡村,还是大都市,初冬都有它自己的特质和景色,今年的初冬,给我的感觉和过去每一年没有什么太多变化。也许来今年来一场冬雪,不仅是清扫过去尘埃,净化清新的空气,把病毒掩埋,还有“瑞雪兆丰年”的期朌,盼望百花盛开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