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外孙类 |
昨晚八点半了,腰杆都站痛了,才见外孙老拖拖拉拉的身影,上前接书包的我问:“牛牛,咋个又是蹲大号啊,这么久?”
只听到他“嗯”的一声,接着把我的手一甩说:“姥爷,我手痛!”
听到手痛的话,赶忙降低赶路速度问:“是不是又挨手板了?”
他一边说:“是”,一边把手伸给我看。
借着路灯,看到他手板上确实有像我吊单杠时手上留下的红印一样,于是我说:“你又是粗心大意,不该错的地方又错了,又糊里糊涂的错了哇。”
听到我的问话,仿佛找到知音,他说:“姥爷,你咋个知道我挨手板的原因呢?”
我说:“姥爷也是过来人,知道读书没有耍安逸,读书清苦,读书艰难……”
他打断我的话说:“姥爷,你挨过打没有?”
我说:“你这话问得有点怪,那个小时不挨打,那个读书不挨打呀?挨打是常态,不挨打是意外。”
听到我的解释,他说:“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挨打!你的有意外才有期待,很有道理。痛过了,现在想起不该错的错了,不过……”
听到他不过的话,听到说一半留一半的话,我问:“不过什么,是不是打少了哇?”
听到我说少打的话,他马上两眼鼓成二筒说:“姥爷,我是不是你外孙呀,这么不心疼我,不帮安慰我就算了嘛,还说打少了。”
我说:“自古以来,爱有多深,恨有多深。打你多,证明爱你重,不打才是爱的轻;不打,你怎么长记性呀?”
“姥爷,听你说这话的意思,我还没有挨够哇?”他说。
我说:“你的肉皮那么厚?轻了,犹如抠痒;重了,才有记忆;挨是小事,关键是要汲取教训。”
听到问啥原因挨打的话,他一改前面愁眉苦脸样,两眼放光的说:”姥爷,告诉你一件你想z到的事?”
我说:“姥爷也读过两天书,读书的事,未必姥爷还不知道吗?还有啥秘密!”
他说:“这次挨打,全班同学都陪我!”
听到全班陪的话,我好奇问:“不会吧,未必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人对的呀?最多是你那两个死党陪你挨打!”
他说:“当然是啊!”
听他这么说,我的心紧了,六十多个同学犯同样的错误,是一件不小的事。我说:“那一定是你们老师要求太高,拔苗助长;或者是没有讲清楚,难度太大……”
他打断我的话说:“姥爷,你也是想当然,乱判断,老师教的两个班,一个班对的多,一个班没有一个对的!”
听他这么说,知道不是老师的错,是他们全班同学太马虎了。同情老师的我唉叹道:“打你这么多同学,人家老师的手臂都要挥肿。如果我有钱的话……”
听到我言钱的话,他问:“姥爷,我挨打与你有钱有啥关系呀?”
我说:“如果我有钱,我就买些零件给老师组装一台打手板的机器,减轻老师的强度,让他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教育你们。”
听到我说用机器来打手板的话,他说:“姥爷,看来你不能有钱,更不能当老师,否则你是个暴君?”
我说:“如果能把我外孙暴到211或者985,我认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