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其他 |
大寨子公园,位于达州老城与新城之间。坐公车十多分钟。2014年刚开放时,与妻女欣赏了一遍,由于其他公园有历史故事,而它有山无仙,有水无龙,山势不磅礴、风景无特别,所以没去。
昨日,坐25路转11路公交车到海棠湾站,走贯通东南园区的宽阔公路,因为东大门比走正大门拾阶上山省力。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欣赏傍岩边上的绿树、灌木,靠崖边上的草坪、造型的灌木及山脚林立的高楼。
站在半山腰,看到造型独特过道桥的湿地景观、各种各样设备的儿童乐园,还可以看到老城高高楼房。
往前走进梅园,梅园由古香古色的长廊组成,长廊墙上张贴、悬挂着书法家的墨宝,有名人名言、诗词歌赋、祝福对联等,各种字体遒劲有力、潇洒飘逸。许多人站在作品前,边欣赏、边品味,领略艺术魅力、感受文化氛围、接受作品熏陶。长廊中有盆景,梅花树上开满了梅花,鲜艳的梅花不仅吸引市民前来观赏,还吸引了八方游客,许多人在花前驻足留影,还有师哥靓女拍抖音……
再往前是广场,广场一侧是盆景园,作品颇多,种类不一,形态各异,件件精妙,摆放在石凳上。美景惹人爱,许多游客边夸赞,边情不自禁地用手机、相机拍个不停,留下美好难忘的一景。我曾随手拍了几张,发在朋友圈,朋友们纷纷点赞。
回走,沿着阶梯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虽然穿衬衣,还是浑身发热、喘着粗气、背心冒汗。继续上爬者,抱着要亲眼见见山上风景的想法,带着不上山顶非好汉的勇气,哪怕汗水湿透衣背,哪怕脚肚子抽筋,哪怕累得喘不过气,都决不后悔。现实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虽然每跨一步,离目标就近一步,但还是气喘不停,小憩擦汗而上。途中,遇到许许多多跳舞的、打球的、练拳的人下山了,当然也有像我这样独自观花望景人。
上最高峰有三条路,沿公路可体味悬崖峭壁,沿中间梯子可体味陡峭难行,沿广场左侧木梯可体味平缓盘旋。沿着广场左侧的木梯走,路旁植被丰富,有藤类、竹类、树类、草类等,你缠着、我压着、他躲着,想着方儿地争夺空间、阳光、水分,都想尽情地把美好的一面展现给人们,整个场面交织在一起,绿色一片。各色野果挂满树梢,小股泉水缓缓流淌,鸟儿在林间飞来飞去,小动物在地上爬行,不断地映入眼帘;花香、果香和各种植物发出的气味,不断飘入鼻孔;虫鸟嬉戏追逐的鸣叫声,微风拂叶振起的呼呼声,植物随风撞出的啪啪声,不断灌入耳朵。
山顶较平坦、很宽,随着高度增加,视野更宽阔,看到的景象更清楚、更全面、更丰富。近观山顶一片一片的树木、花草、竹子等及穿插其间的水池、小亭、步行道,环看临江、凤凰山、塔沱、鹿鼎寨等公园,远看层峦叠嶂、蜿蜒曲折、模糊不清的山峰。
站在山顶,不仅欣赏花海、美景,还可以享受到来自巴山峡谷春风,不仅有草藤遮挡的长廊、林木遮挡的亭子,人们可坐凳休息,可扶栏而望,可无限遐想,可吐气深吸,可绕亭而过;还可以无拘无束大喊,放开嗓子唱几句信天游,多拍几张自拍照,无人阻挠,无事干扰,一切都轻松自在。转悠一圈后,可以沿不同的路下山时,顿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味道,更能品味登山的“酸甜苦辣”。
大寨子的山,虽然没有黄山、华山、泰山、峨眉山等名山那样有名,但经十年的打造,它已是市民、游客的必到之地。因为它已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