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其他 |
校园外:周六,中学的校园外的大门口,17点以后,陆陆续续接孩子的人开始聚集,当然,承担接外孙任务的我也在其中。有来回走动的,有看手机的,有三三两两站在一起谈论孩子的……
校园里:“同学们,今天是周六,早点把作业做完,回家别真正休息哈!”老师的一句话打破了班里的“吵闹”,同学们纷纷表示不满,一周就一天,还不让玩啊?当然,他们不得不听从老师的安排:多看书,记公式、背单词……班主任老师也知道学生英语单词是背不完的、语文课文是背不住的、数学作业是写不完的、物理作业是弄不明白,但他不得不说。不说,是他没有尽到职责;说了,学生不做是另外一回事。老师话毕,低头赶作业的同学马上收拾书包,当然归心似箭的同学未等老师话完,早早的向窗外张望……
校园外:当校园里里的广播响起,校园外顿时沸腾了起来。一天未见面或几天未见孩子的家长心急如焚,虽然他们早早的站成了夹道迎接孩子的通道,但还是不停地张望。有的家长把脖子伸得长长,向校园里张望,生怕找不到自己的孩子;有的则不停地念叨“怎么,还不出来”,此时分分难熬,如坐针毡。
校园里:当班主任老师“下课”声下达后,教室就像水库开闸放水一样,教学大楼顿时被脚步声、议论声、开心笑声灌得满满,一个个学生似乎在参加百米短跑,拼命地向校门口奔跑。
校园外:站在前面的家长不停地向远方张望,后面的家长则蹲着脚向通道中张望,生怕孩子看不到自己。跑在最前面的同学,知道一切靠自己,必须用力奔跑;走在最后面的同学知道,反正一切都是自己的事,用不着那么着急;而中间的同学,看到家长,即刻从人流中走出来,默默地跟着走,他们长大了,不再像去年那样欢呼着扑进家长的怀抱,开始了回家的行程。没有看到家长的同学,不再像去年那样是热锅上的蚂蚁,在人群中焦急地寻找,实在没找到的,就地垂头丧气地继续等待。而今是默默地等待。有一天晚上,八点二十分校园里的喧哗声已消逝了,可我家外孙九点钟才慢慢的走出校园,受寒风气的我还不敢向他抱怨,因为我心甘情愿,受冻纯粹是自作自受。
二十多分钟后,校园里的喧哗声没有了,偶尔有一二个耽误了时间的学生跑出来,随后是一个二个老师走出校园。周末的校园格外的清静,鸟儿站在树枝上或操场上嬉戏声、唱歌声,校园外过路的我都能听一清二楚;因为周末的校园是鸟儿的娱乐场。
二十多分钟后,校园门口的石狮又展现给路人,校门口墙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醒目的大字又在提醒人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似乎在说知道改变命运。校园外的人行道上又恢复了上班族行色匆匆,老人慢慢悠悠……
小学接孩子,家长怕孩子在路上出意外;而孩子上了初中,家长更不能歇气,担心的事更多;中学门口接孩子的家长人数不亚于小学校门,依然是人山海。其原因是:一是怕孩子在校没吃好,他们正长身体;二是更加关注孩子学习,因为学生与学生的距离就此拉开;三是怕孩子患“恋网病”,因为十二三岁的孩子越来越多接触社会,更爱上网,从网络中了解世界。尤其是男生,有的孩子放假了几乎整天都泡在网吧或泡在手机里、电脑中,不停地打游戏,甚至逃课上网。四是恋爱;五是被欺凌……
孩子上初中,是孩子人生的一个分水岭,一部分同学在初中进步很快,由成绩中等上升为优秀。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将心思用在学习之外,成绩迅速下降;有的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家长们都知道,虽然未来变幻莫测,但靠知识吃饭是主旋律。
学习虽然是孩子的事,但家长务必重视,不可掉以轻心。学校教育孩子必须全方位、多层次,把每个孩子育成才;社会各方面要多关爱,提供良好的环境,以便孩子在分水岭上尽情展现才智,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学习的分水岭上,不仅靠孩子个人的发愤努力,还有施教、帮扶和各方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