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豆花的故事

(2021-07-19 00:02:26)
标签:

杂谈

分类: 其他

吃豆花的故事

吃豆花的故事


昨日中午,在西外廖家湾处,路过一家豆花饭店,看见门的右边放了一口大铁锅,锅内被分割成若干块的白嫩嫩的豆花,剩下不多几块;门的左边是一个小锅,锅上由七八个蒸隔重叠的蒸笼柱三柱,蒸隔盖上端及蒸隔底部接口处还冒着水蒸气;店内的碗放桌上的碰桌声,酒杯碰撞声,请吃饭的请声,以及服务员喊的上菜声。

晌午已过,习惯于十二点吃饭的我已饥肠辘辘,没有体力再寻廉价的午餐了,况且豆花饭不仅是传统的佳肴,而且也十分价廉。看到店外的豆花及灶上的蒸笼隔,听到店内的吆喝声,就知价格公道,味道不错。同样的店面,前面的面店就只有凢个人,中餐店也只一桌人,火锅店还没有人。当然,各店有各店特色及自己红火的时段;能够独立于市,就有它的独道之处。

当我高高兴兴的掀开门帘,看到的情况让我吃惊不小,八张四方桌,顾客坐的满满的,无一空位。但端菜上桌的服务员还是热忱的招呼:“大哥,几位?”

我淡淡的说:“一个!”

她说:“大哥,如果马上吃,我在门口给你放张桌子?”

室内室外温差较大,店内一两分钟,顿感凉风徐徐,十分舒适;退两步出门,立刻一股热浪袭来,顿生出同样的钱应享同样舒适的想法,拒绝服务员给我安放桌子的好意。门口右边不远处叠放在一堆小方桌,这小方桌证明这店早晚生意十分红火。

豆花店的老板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美女,她把长长的辫子盘在头上,圆圆的脸,一说一笑;她不停地回答顾客,给顾客上卤菜和花生、啤酒。如果说为看美女而来,食客应该是年轻人,而这里大部分食客是中年人。中年人已度过“只信爱情”的时光,他们只相信一分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有时为一分钱跑很远的路,有时为一分钱争得面红耳涨。服务员则是两位五十多岁的大妈,大妈上菜、收拾碗筷的动作相麻利,她们不停的应客人的要求上豆花和蒸隔。中午虽然人多,但店经营的饭菜大部分是蒸肉、蒸肥肠、蒸烧白、豆花、卤菜、花生、凉面、稀饭等成品,空隙时段做好,忙时只是卖。

不能站在门口的我只好顺街沿走,一是欣赏街景,二是消磨时间。没走几步看到前面是一个小区大门,门口有一棵百年老树,树下还有两个老人在下棋,心里在想这两个老人棋隐之大,吃饭时间还在下,还没有走拢就听到老人对方臭棋篓子,他的话声还没有结束,另一方则是当仁不让,说对方耍赖;两人一言我一语,棋逢对手,难分出伯仲。

刚我返回时,大妈热情招呼地我入座,并解释道:“大哥,你刚走一会儿就有位子了?”

我边走边入座,说:“妹子,一碗豆花,一碗米饭!”

她说:“好,你坐,马上来!

刚把筷子拿在手上,大妈就在门口的大锅里给我舀了一碗豆花端进来了,随即在门口的蒸笼里给我舀了一碗米饭,把饭和油蝶放在了我的面前。

看到白嫩嫩的豆花,经验老道的我将两根筷子保持两厘米间的距离轻轻把豆花挑起,并放入口中,细品白味豆花。众所周知,豆花如果挑不起来,就不叫豆花,就该叫豆腐脑;如果挑起来许多,就不叫豆花,就该叫豆腐。豆花,制作相当讲究,需要一定技术。如果简单的话,天天吃豆花,我就不会那么爱了。

小时候跟着大人走人户(拜访亲戚),亲戚家早早的就泡上黄豆,客人一到就开始推豆花。长辈们一边寒喧,一边不慌不忙地推石磨,而小孩子们就蹲在一旁,等待大人们的下令,然后争先恐后的帮忙往那石磨中的孔里,加一把黄豆、添一瓢水,再看着雪白的豆浆在石磨中,旋转着流出,刚磨出来的豆浆,其实也不能叫做真正的豆浆,还得经过过滤和熬制。过滤豆浆的过滤架很简单,用铁钩穿过两块木板的中心处,木板可以随意开合,木板两侧有凹槽和钉子,方便固定滤布,大人们将过滤架绑在高处,四个角绑上特制的滤布,一个人把持着架子反复晃动,一个人不时的往滤布里加水,豆渣留在滤布里滚成一个球,没有杂质的豆浆则流入盆中,这边的人忙着过滤豆浆。制作中,豆浆是我们首先尝到的美味,过滤后的豆浆在锅中煮至沸腾,就可以品尝了,守在锅边的我们顾不上烫嘴,迫不及待地喝起了新鲜豆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碗热腾腾、甜滋滋的豆浆,是所有人的最佳饮品,尤其是在冬天寒冷的天气里,喝上一碗热豆浆,就足够暖和了。

豆花做得好吃不好吃,一是看点豆花的手艺;常用卤水和石膏的点豆花,卤水点的豆花一般较硬,适合做豆腐;石膏点的豆花较嫩,适合做豆花或豆腐脑。当然,豆花的老嫩主要是取决于点豆花时放的卤水或石膏的多少,以及用筲箕挤压时的力度,这就是手艺,没有教科书,全凭经验和感觉。二是伴豆花吃的作料;豆花能够流传千古,自然不是放点辣椒、花椒和盐巴那样简单,还需要葱花、蒜泥、姜汁、麻油等作料,条件好的还可以加丁香、广香、安桂、砂仁、紫草、甘松、甘草等香料。

川西坝子长大的我最爱吃豆花,这一爱好不仅影响到女儿,还影响到两个外孙。只要到周末,外孙就会说:“姥爷,走,我请你吃豆花饭?”当然豆花饭不会白吃,饭后他们会喊我买玩具,或请他们吃肯德基作为回报;每当我说不干时,他们又会说:“姥爷,你请我们吃豆花饭吗?我再请你奶油蛋糕,你就赚了,要不要得?”众所周知,老年人饮食是少油少糖,你看吗,我次次我都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