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建筑之十八-----亨利王子饭店

标签:
文化旅游娱乐 |
http://s13/mw690/001ZNUa3zy6KU02HVYo4c&690
http://s16/mw690/001ZNUa3zy6KU02JIXZef&690
http://s16/mw690/001ZNUa3zy6KU02TQ4v4f&690
饭店始建于1899年,是青岛最早竣工的大型高级饭店建筑。1899年,饭店在威廉.皇帝大街旁开始兴建(德华银行大楼旁)。因为德国皇帝的弟弟亨利亲王曾数次到殖民地视察工作,并下榻在这座饭店,故而,便约定俗成的称其为亨利王子饭店。
饭店建筑为砖石木结构,正面双层外廊,正门分两层三拱券,立面纵向三段式处理,两段为"山"字型屋脊。东山墙上刻有一个中文"寿"字作为山花。整个建筑处理为当时欧洲流行的饭店建筑形式。该部分为亨利王子饭店东馆(1993年拆除,我1987年的照片上还有这座建筑)。
1905年在饭店后侧新建亨利王子饭店音乐厅(解放后为市政协礼堂)。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设计,德国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立面以"拜占庭"格调的连续檐口为特色,同时带有中国传统的装饰线脚,除勒脚外,墙面嵌少量石装饰。整座建筑居于饭店的中轴线上,具有德国青年派风格。一层,砖混结构。大厅可容纳400-500余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改称青岛大饭店东馆,1938年成为日本桐部队司令部,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青岛市执行委员会办公楼。遗憾的是也已拆掉。
1911年,又在饭店西侧增建一旅馆部,称为亨利王子饭店中馆。石基粉墙外廊式三层楼房,除地下室外,一至三层各有8套单间。中轴对称,建筑为红瓦顶,窗台、勒角嵌花岗条石,底部以粗花岗石作拱形窗基底,中央突起曲线山花,山面有花草纹雕饰。由德国建筑师里希特设计。现为栈桥宾馆。
1911年,在中馆以西新建西馆,形成当时青岛最大的西餐馆,建筑面积2053平方米。设地下室,内设餐厅、浴场、茶室等,建筑三层,石、砖、木结构。顶部为红瓦蒙莎顶,立面三段式处理,具有德国建筑风貌。现为青岛日报社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