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永俗词特点浅析

(2010-10-24 14:24:01)
标签:

文化

柳永

俗词

     柳永的词有雅俗之分,他的雅词如:《望海潮》《雨霖铃》等作品早已被人们遍相传诵,成为了近千年来都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但相对于雅词他的俗词却颇受争议、褒贬不一,在历代有些评论家眼里它被轻视鄙薄,有些却被高度赞扬,然而柳永俗词究竟有何特点能够受到自宋以来如此争议、如此关注?

首先,柳永的俗词多运用民间语言或俗语来抒写表达。结合柳永生平事迹,他一生仕宦沉沦,生活潦倒,颇不得志,长期出入秦楼楚馆和下层市井之中,也多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因此他的那些诗词就没有完全走迎合古代士大夫消闲生活和审美情趣的老路,他多为教坊乐工和歌妓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因此他词吟唱对象自然也多是歌妓等社会下层人群,自然关注的就是下层人民的生活常态和情感状况。这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柳永俗词中多运用民间语言-俗语的特点。据梁丽芳《柳永及其词之研究》统计:“柳永所用的白话,内容非常广泛,其中他最喜欢用的副词‘恁’,共出现58次,还有‘争’,出现36次,‘处’20多次,‘怎’10多次,语尾‘得’字共出现49次,‘成’字20多次,‘了’字10多次”。同时他俗词中像、“人人”、 “无端”、 “消得”、 “真个”、争奈、’自家”等这些民间通俗词汇也随处可见、再三运用。柳永俗词正是基于对这些俗语的运用,他的词相比于先前其它文人词就更加注重迎合下层人士的感情壮况,具有浅显易懂,越加通俗化、口语化,趋于普通下层人士传唱接受的特性,这也就一定程度上开拓和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和表现力量。

其次,柳永俗词相对于其它词人之作,则常以歌妓、怨女等下层女性形象为描写目标,词中多抒写秦楼楚馆中妓女们的闺思怨愁、情欲情爱、率真爱恨和真实性情。可以说柳永俗词笔下的女子形象虽身处封建社会最底层,饱受压迫欺凌,但她们大多却都能够坦诚直率,敢于执着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她们一定程度也能够摒弃封建思想的束缚,呈现出现代女性“敢爱敢恨”的一些特质。如:柳永俗词中有名且有颇具代表性的一首作品《定风波》就写到“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鹑。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这首词语言通俗、不加雕饰,平白如话,人物刻画也是细致入微,颇具一般柳永俗词共有的特征。此词书写了一个因爱人远行未归而倍感惆怅苦闷的古代女子形象。自春来,这个女子心意的男子杳无音讯,她触景怀情,倍感“事事可可”。但接下来该女子的表现却没有半点像温庭筠笔下的那种“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般女子的娇态和柔媚,她“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她大胆泼辣、敢爱敢恨、敢于表达自我。“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也许在她看来,青春年少,男恩女爱,夫妻相守才是人间最可宝贵最值得珍惜的东西,至于什么功名富贵、仕途经济,统统都如过眼云烟、可有可无。无疑这个女主人公虽身怀忧愁,但她却处处都充满了对爱情炽热的追求和对幸福无限的向往,他渴望爱情、渴望厮守、渴望幸福。无疑这首词从多方面都具有柳永俗词的代表性特点,在他其它俗词词作中对女性有诸类情感的表达也时处可见。总之,柳永俗词中多描写下层女性特别是歌妓形象,强烈而真实的表达了她们的真性情、真情感。

总之,柳永俗词的风格和特点是多方面的,很难尽加描述。有人认为他的俗词是“以俗为美”并达到至美,有人认为他的俗词太过“艳情”,是靡靡之音,颇具颓废特性。但柳永俗词对俗语的运用,对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妓真实生活和情感的呈现,无疑都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说这种特点扩大了词的抒写表现范围和意境追求。无疑关于柳永俗词的争论还将长久持续下去,但他的俗词毫无疑问具有的那些独特的风格特点,也将一直存在下去,为人们所称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