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最初概念的掌握
(2011-03-30 13:42: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是最棒的! |
1.最初的词的概括和概念的掌握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用词来标志的。
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掌握,两者含义不同。概念的形成是指概念从无到有的历史演变。概念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概念的掌握则是对个体而言,是指儿童掌握社会上业已形成的概念。成人利用语言工具,通过与儿童的言语交际及教学手段,把概念传授给儿童。儿童掌握一个概念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它要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丰富和思维水平的发展不断充实和改造。因此,每个儿童所掌握的同一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同的,同一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掌握的同一概念的深度和广度也是不同的。这个概念掌握的过程也就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
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直接受他们概括水平的制约。幼儿概括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一个词最初只代表一个或某一些具体事物的特征,而不是代表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到了幼儿晚期,概念所概括的内容才逐渐丰富。(2)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如幼儿大多以功用性特征说明关于事物的概念。(3)概括的内涵往往不精确,有时失之过宽,有时又失之过窄。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幼儿初期概念掌握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很差的,他们一般只能掌握比较具体的实物的概念,而不易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性质概念、关系概念、道德概念。只有到了幼儿晚期,儿童才有可能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野兽、动物、家具、勇敢等。
2.最初实物概念的掌握
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的一般发展过程是:(1)小班儿童实物概念的内容基本上代表儿童所熟悉的某一个或某一些事物;(2)中班儿童已能在概括水平上指出某一些实物的比较突出的特征,特别是功用上的特征;(3)大班儿童开始能指出某一实物若干特征的总和,但是还只限于所熟悉的事物的某些外部和内部的特征,而不能将本质和非本质特征很好地加以区分。
在正确的教育下,大班儿童也有可能初步地掌握某一实物概念的本质特征,如“马是动物”等,但这要取决于这些实物是否为儿童所熟悉,也取决于儿童是否掌握了进行抽象概括时所需要的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