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
(2013-05-01 15:11:47)
标签:
教育 |
一、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原则概括如下:
6.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二、医学为主教学设计原则
1. 从三个方面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
4. 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这里的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这里利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整个教学设计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
三、几种偏向:
忽视教师指导作用
忽视自主学习设计
忽视教学模式设计
四、“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法与步骤
情境创设
信息资源的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协作式教学策略的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的设计
教学模式设计
五、协作式教学策略的涵义
(一)涵义
(二)形式
总之,协作式教学策略是一种既适合于教师主导作的发挥(即以教为主),又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
六、协作式教学策略的类型
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伙伴
七、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有机整合,又称学习情景,这其中包含人际关系因素。
学习资源可以粗略的分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学习环境中的“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物质条件主要指学习资源;非物质条件包括我们常说的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的条件。
学习环境是一个动态概念,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进程是共存共生的,随着学习活动进程的展开,学习环境中的条件也不断变化。
八、1、网络教学评价的特点:
(2)注重效果的评价
(3)评价对象广泛
2、评价量表示例
网络教学评价的核心是要制定对各评价要素的评价量表。
网络课件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别为:可用性、技术性、教学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