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说课稿---余欢玮
(2012-05-08 14:41:06)
标签:
杂谈 |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余欢玮
一、教学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第七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
二、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的积极性。在复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计算速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三、设计思路
(一)关于学情和教材
首先我来分析下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本课的整理和复习,从解决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入手,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形成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
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本节课侧重复习计算,我们将商的变化规律置与复习的第二课时。
(二)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整理,巩固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进一步巩固笔算除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关于教法学法
为了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达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我们构建了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即“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总结归纳”等自主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增强应用意识。
四、教学过程
从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角度出发,分如下四个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一)、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首先出示两个表格,
你认为到哪个超市购买最合算?
让学生自己寻找信息继而得出要比较各种文具的单价来决策,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列出8道算式。
问学生,这些除法算式的除数都有什么共同特点?根据学生的回答从而揭示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表格里的数据,是精心设计的。第一列为口算复习提供素材,第二列为笔算和估算复习做好了准备,此环节的设计还为复习后,引导学生进行三种计算方法的对比做了孕伏。】
(二)、第二个环节:观察比较,整理复习
我一共分为4 个步骤进行教学
1、你能将这8道算式进行分类吗,看谁的分类方法最多。动手试试看
在这里让学生自己先独立分类,再汇报师板书
预计会有:按口算、笔算整理分类
2、根据学生的回答,先按商的位数进行整理与复习。
不计算,你是如何判断商的位数?
引导学生得出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A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够不够除,如果不够除,再看前三位数。
老师要考考你掌握了没,
出示一个变式练习
504÷56的商是一位数,
504 ÷
【设计意图:这个拓展练习设计的目的为了使学生在练中进一步发展思维,在练中加深对商的位数的理解,进而提高方法运用的实效性。】
3、如果按照计算方法的不同,该怎么分类呢
在这一步里面,我分为三小块进行教学
(1)学生按照计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类(口答)。
让四个学生快速的口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1、增加口算的练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复习课练习量的考虑,同时也为后续的笔算与估算打好基础! 2、引导质疑的目的,为沟通除数是一位数和除数是二位数的除法算理铺路搭桥。】
具体商的位数和我们刚刚判断的一样吗?
【设计意图:简单的一话,验证我们刚刚所得出的结论。呼应上一个环节。】
(2)像这一道你能直接口算吗?你来估一估他们的单价是多少?
分别让学生估算这四道题目,并说说他们的想法。
(3)估算出来都比它贵,到底贵多少呢?我们来动笔算一算
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复习笔算这个环节。
我们动笔算一算,在笔算的过程中思考一下要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笔算(师巡视,表扬计算认真、书写工整、算后检查的同学。)
指生板演
接着.交流算法,集体订正(集体订正的过程中选择错误资源,进行对比判断练习,巩固算理。若无错误资源的生成,则由老师出示错误,对比判断说理。)
176÷22
主要是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来试商,引导学生得出:B。试商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504÷56引出靠5法,和注意调商
对比辨析: (竖式形式)
310÷15=20…10
310÷15=2…10
310÷15=2…1
哪位同学计算是正确的?为什么?
引导得出:E.如果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在那一位上商0;
(4)小结,
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通过学生的回答,出示计算法则。
4、看一看,比一比,你打算对老师说点什么?
解决了课前的问题,前后呼应,让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利用口算、笔算、估算都可以计算这些物品的单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较简单的计算可以用口算解决,较复杂的计算要视具体情况来选择算法。需要精确结果要用到笔算,不需要精确结果的时候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这就需要我们会灵活地运用知识。
(三)、第三环节:综合练习,回归生活
1.判断改错:师:我这儿有几道题的计算过程,他们算得对吗?大家一起来帮他们检查一下。
650÷70=90……2( 验算商的位数)
493÷25=18……43
178÷25=7……3
边判断边检查
师:判断的时候要注意,能直接看出来的直接判断,不能直接判断的动手算一算。
【培养学生做题的方法,一定要先审题,再动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老师要购买神秘礼物,出示两个超市的促销活动细则
人本超市
18元/1个
32元/2个
50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你打算怎么买?
首先独立思考,在讨论,最后汇报
500÷18=27(个)……14(元)
500÷32=15(对)……20(元)
15×2+1=31(个)
400÷20=20个
(500-400)+100=200元
200÷20=10个
20+10=30个
还有第三种想法:先到联华超市买400元,400÷20=20个
(100+100)÷32=6对……8(元)
再到人本超市买6对即12个。
20+12=32(个)
【设计意图:从生活味出发设计的拓展题,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来之生活,用之生活。】
(四)、第四环节: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整理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整节课,并加以小结。让学生明白通过整理复习,让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加清晰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