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度高三语文8月月考质量分析
(2017-08-22 20:33:26)2017—2018年度高三语文8月月考质量分析
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试卷总体评价
二、语文学科考试情况分析
全年级参考人数853人,其中文科276人,理科577人,最高分118分,最低分21分,相差97分,全年级语文平均86.81分,文科班平均87.65分,理科班平均86.41分;横向比较每个试题,作文50分以上只有14人, 42分以下335人,均分41.3分,语基部分的成语、病句、得体等客观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得分率普遍较低,全年级470人语文成绩不及格,占到了总人数的55.1%。同类班级之间的差距较小,大多在2分之内。这反映出学生的整体状况较差,需要教师降低起点,落实基础,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具体数据如下:
理科生得分状况统计
区间 |
110分以上 |
100--109分 |
90—99分 |
90分以下 |
人数 |
16人 |
61人 |
167人 |
330人 |
比例 |
2.77% |
10.57% |
28.94% |
57.19% |
文科生得分状况统计
区间 |
110分以上 |
100--109分 |
90—99分 |
90分以下 |
人数 |
5人 |
44人 |
87人 |
140人 |
比例 |
1.81% |
15.88% |
31.41% |
50.54% |
班级平均分统计
理科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分数 |
80.35 |
78.65 |
75.24 |
74.85 |
86.80 |
87.04 |
86.68 |
90.14 |
97.54 |
理科 |
10 |
18 |
19 |
|
|
|
|
|
|
分数 |
97.08 |
89.66 |
91.22 |
|
|
|
|
|
|
文科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分数 |
89.67 |
91.36 |
78.65 |
86.59 |
83.02 |
90.14 |
94.74 |
三、答卷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病句、成语题普遍较差,据不完全统计,成语题的正确率不会高于20%,名句名篇默写平均分只有1.35分,如此低难度的题目考试效果却不十分理想,显示出的根本问题在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下功夫去背诵,对语文学习总的时间投入过少。
(2)缺少规范意识。就高考语文而言,许多题目的解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理解句子含义题”,在解题时就要树立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旨意义等三个角度,着重从关键词语,上下文语境,以及文章主题等三个角度去思考。许多同学在完成该题时缺少规范的表达,甚至于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入手。
(3)应试技巧欠缺。如选择题不少同学选中某项,一见钟情后不再用别的选项来检验,以致出现差错。现代文阅读解题时不知道"回到文中",对于主观题而言,尽量用原文有关词句回答问题,即使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也要从原文找根据,树立起文本意识。
(4)文言能力较差。遇到文言翻译题,要么不会,要么翻译与原文大相径庭,要么翻译出的句子有明显的语病,达不到“信”、“达”的基本要求,该题得分率不到40%,提升空间很大。
(5)写作缺少结构。许多同学的写作毫无章法,不顾应试作文的特点,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结果大大超出了800字的范围,叫人产生视觉疲劳,反而出力不讨好。答题过程中字迹潦草,与整洁美观的卷面要求相差甚远,不仅扣掉显性的卷面清洁分1—2分,而且隐含的文面印象分也大打折扣。
四、应对措施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大多数学生不重视语文学科的状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
2、加强基础教学,打好坚实基础。备课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要放低起点,讲求落实,以易带难,全面提升。
3、加强审题意识和答题的规范指导。课上和训练讲评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审题训练,先要求把题目读懂,涉及的考点是什么,要回答哪些知识要点,分几步来回答,回答的规范语言应该怎样表达。
4、现代文阅读加强现代文技巧的模式训练,让学生明确作答方向;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的三种意识:原文意识、分点意识和整合意识。
5、文言文翻译需要强化训练,注意采分点,尽量直译。
6、诗词鉴赏注意多指导答题方法,答题步骤。
7、加强作文指导。试卷中反映出学生写作的基本功较差,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作文资源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还必须加强作文指导,多进行一些升格作文的修改训练,减少或消灭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