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古人辞官婉词二例
(2014-09-26 22:45:03)
标签:
转载 |
1.乞骸骨
“乞”是“请求”的意思,“骸骨”指的是尸骸,意思是使自己的骸骨得以归葬故乡。这是古代最常见的辞官的委婉说法,用于官吏自请退职。以此表达辞官之意的用法,最早可见于《汉书·楚元王传》,中有“是时名儒光禄大夫龚胜以歆移书上疏深自罪责,愿乞骸骨罢”之句译作“这时名儒光禄大夫龚胜因为刘歆致书给皇帝深深地责罚自己,希望(皇帝)同意自己辞官”。
苏轼在《范增论》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当时汉采纳陈平的离间计,造成楚国君臣关系失调,项羽怀疑范增与汉暗中勾通,渐渐剥夺了范增的权力。范增知情后大怒,说:“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如此境况下,范增以“乞骸骨”辞官,实又满含怨怒。
“乞骸骨”可简省为“乞骸”,如荀悦《汉纪·哀帝纪下》:“大司空彭宣见莽专权,乞骸。”与“乞骸骨”相同的说法还有“乞休”,“休”的意思是“休息、歇息”,是自请辞去官职。只不过不如“乞骸骨”语气委婉。
2.移病
颜师古注“移病”:“谓移书言病也。”古代官员上书称病,多是辞官的托辞。《汉书·萧望之传》记载:“望之从少府出为左迁,恐有不合意,即移病。上闻之,使侍中、成都侯金安上谕意曰:‘所用皆更治民以考功。君前为平原太守日浅,故复试之于三辅,非有所闻也。’望之即视事。”
这段史实是说萧望之从少府的职位调出是降职,他担心自己有不称皇帝心意之处,于是就上书称病。皇帝本无此意,于是派人告诉他,说是将要重用的官吏都得经历治理百姓以考查政绩这一环节。萧望之这才把心放在肚里,前去任职。
此用法还见于《汉书·公孙弘传》:“使匈奴,还报,不合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