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第六条读后感

标签:
教育 |
分类: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
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后进生”呢?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初中化学是在初三年级开设的一门新的学科,属于化学学科学习的启蒙教育。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而知识又显得杂而乱,不具有系统性,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很难入门,渐渐地就在化学的学习中产生了“后进生”。在教学中如何减少“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既成了初中化学教师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最起码的要求。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潜心研究,现谈些体会,以期得到行家里手的斧正。
一、展示“化学”魅力,激发学习兴趣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69EN00SIGG.gif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感受化学的美丽、化学的神奇、化学的妙用,让他们感知化学知识就在他们的身边,学好化学对他们很有用处,让化学的魅力吸引他们。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感受化学教师的风采,把教师的幽默、教师的热情、教师的智慧、教师的知识、展示给学生。有了这双重的魅力,定会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入到他们渴望的化学学习中来,从而减少“后进生”的产生。
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就化学课而言,“后进生”具体表现在不愿意亲近教师、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对他人的评价十分敏感,处于既怕教师又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中。因而常用极度的“自尊”来掩盖极度的“自卑”,公然对抗教师的消极行为也时常发生。老师对这样的学生千万不要盛气凌人,投以责备或批评的目光,相反在批评引导的同时,应给予更多鼓励和关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让他们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希望,让即将熄灭的自信之灯重放异彩,从而使他们对化学科目兴趣倍增。
三、帮助“后进生”,寻找学习法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69EN00SIGG.gif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很难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反复的工程。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反复抓,抓反复”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