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忙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很久(一个半月了)没有更新自己的博客,也很久没有浏览丁丁老师的博客。下午在杭州的办公室,同事说来了两位客人。我纳闷:没有约人啊。推开会议室的门,居然是丁丁老师和李老师!欣喜无以言表。
夜半,在办公室看书,特地转贴先生对南老的一篇书评。最近一年和明德学堂的同学在读《四书》,《庄子諵譁》已买但尚未读,列作今年的目标。
转贴汪丁丁:为南怀瑾先生《庄子諵譁》写的荐语
南怀瑾先生这部作品,沉积20载,经过诸多助手的仔细校订,堪称经典。上卷出版于2007年6月,我们等候月余,现在有了下卷。 南先生素以低调处世,自青年时代开始修持释道,至九旬高龄,黑发渐多于白发,神韵与学养臻于纯净之境。读《庄子諵譁》下卷,令人不能掩卷。
显然,南先生在此书内试图以佛学重新阐发庄子。若南先生的阐述令人信服,则读者自当明白,庄子成书的年代远早于佛学及禅宗传入中国的年代,而庄子传达的许多修持体验却与禅宗相互印证,通为一理。故而,此书所述原理,似足以弥补宋明诸理学家在身体修持方面较少著述的缺憾。于是,南先生基于自身修持体证而融会了释道儒三家的这一阐释性作品,为今天的学者提供了极难得的一部教材。
已经发表的南先生的其他作品,或有考据不严谨之处,但瑕不掩瑜,明智的读者应以“大道不可详参”的态度阅读此书,修身养性,知行合一,至于可达到何种程度,只是个人造化,与作者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