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麦香

(2020-06-30 15:04:21)
标签:

小说

分类: 短篇小说
麦香(小小说)

王文跃


     日头过了午,毒的把土地晒冒了烟,蝈蝈不嫌热,蹲在大树根下的草稞里唱着一支关于夏天的歌。
    玉贵婶不知谁心善,把她摊在公路边的麦子轧好,正端到树荫下筛糠去皮。天没有一丝风,麦糠被簸箕颠起,黏在她的脸上、脖颈里,麻麻的,像娃娃小手的扫弄,又心痒又高兴。
     正忙着,远处顺着公路来了个一瘸一拐的身影,他一手提这个水壶,一手攥着把蒲扇。
     玉贵婶眼力还好,一眼就看出是老伴来了,嘴里嘟囔一句“不踏踏实实歇一会,跑来干什么?”然后,把已经装了多半袋的小麦吃力的用手提了提,顺手又在身边的三轮车里收了半簸箕糠麦,耸着双肩簸了起来。
    “不要命了!一声不响就跑出来……”玉贵叔走近了,一边把水递给老伴,一边嗔怪地说。
    “没多少活,又有人行好帮忙——这不,已经拾掇了快一口袋了……”玉贵婶说着,把手中的簸箕搁在三轮车上,接过老伴递过来的大铝壶,嘴对嘴一仰脖咕咚咕咚喝了个够,这边玉贵叔正思量着是谁帮了大忙,见老伴喝的冲,忙喊:“慢点,慢点,别呛着……”
     水喝痛快了,人更有了精神,玉贵婶扬起晒得通红的脸,笑着对老伴说:“今年麦子实诚、饱满,我看少说也得装两袋……”
     玉贵叔笑笑,把老伴拉到树荫里坐下,用蒲扇给老伴扇着凉,说:“我看两袋装不下,够咱们仨吃一年的了……”
     那个仨,是寄居在玉贵叔家的小山子,他的爸妈在新疆做小买卖,想把孩子一起带走,可又不方便,左右为难时,玉贵叔问:“把孩子交给我,你们放心不?”
     已经有过三个孩子曾寄居在玉贵叔身边了美谈了,有什么不放心的?该是求之不得!然而玉贵叔毕竟上了年纪,还拖着老山前线留下来的一条残腿,该颐养天年,怎么好意思再添麻烦!
     玉贵叔说:“我不能把功劳记一辈子,趁着还能动弹,还是为街坊邻居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小山子的父母说孩子淘神,忒费心。玉贵叔说什么样的孩子他都能收拾,因为他经过了枪林弹雨。
     饭桌上重新多了一双筷子,玉贵婶感觉比以往的日子更有了些滋味,她除了天天乐呵呵的琢磨一日三餐,还跟着老伴骑着个三轮车到处捡破烂。有人说这老俩口是端着金碗讨饭吃,他俩说活动活动筋骨延年益寿。
     还别说,小山子到了玉贵叔家真像小马驹子入了辕,变得既规矩又懂事。作业做完了就缠着玉贵叔讲前线打仗的事。玉贵叔因势利导顺便回忆了自己的童年以及家乡往事。玉贵叔讲的有头有尾,小山子听得津津有味。玉贵婶听着、笑着,禁不住想起当年执意嫁给玉贵叔的事,有人说她势利,看上了玉贵叔享受的国家待遇。爱谁怎么说,她认准了这个男人的血性和刚强——嫁给玉贵叔,到了县城机械厂,玉贵叔是战斗英雄,在厂子里还多少管点事,安排玉贵婶做了管库员。时光荏苒,唯一的女儿上大学的那一年,机械厂倒闭,俩口子失去了工作。玉贵叔说:“回老家,不介就得闲死……”他们不仅回来了,而且甩起皮鞭放起了羊。当把养羊赚来的钱送给了村里的孤寡老人时,没有人不夸这俩口子好心肠。有人心疼玉贵叔夫妇,说顶风冒雨赚来的钱不容易,该留着好好享受,玉贵婶指着老伴说,他的命都是赚的,还在乎这俩钱儿……
      后来,玉贵叔的残腿实在是追不上羊群了,老俩口才拾起了破烂,帮助闯荡世界年轻人带孩子。
     去年小山子到了县城读中学,女儿计划过了春节接他们老俩口到城里住一程,不料疫情爆发,计划虽然落空了,但玉贵叔一点也不失落,正好每天陪着小山子上网课。麦熟了,小山子复学了,玉贵叔感到空的难受,到洼里一转悠,发现大机器收割的小麦地头地尾有落下的麦头,于是贪黑埋晌天天拾捡……今日,天气晴好,正是摊晒脱粒的好时机,于是,两位老人用了大半个上午,把麦穗倒在了少有车辆经过公路上,等晒得酥干,再用棒槌来砸……
     忽然,一阵清风迎面而来,凉飕飕的好个舒坦。
     玉贵叔抬头望望树尖,大杨树正挺着胸膛得意地摇头晃脑。
    “风也来帮忙了!”玉贵叔说着拿着簸箕走到麦堆旁,正弯腰收糠麦,不料被玉贵婶抢了过去。
      就这样,在无际的原野里,在顺畅的公路边,有了一幅生动的扬麦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旱而不雨
后一篇:答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