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数(小小说)
王文跃
高顶达是梁淀镇的人物,可以说是一跺脚四街颤动,但这个人不恶,凭的是狭义,靠的是本事,尤其是蜻蜓三点水的轻功,简直就是一绝。据说,当年到山东,军阀吴佩孚赏识他的功夫,欲招募于部下。高顶达家有高堂老母,没有应承,临别时,吴佩孚赠予他一口双刃利剑。
古人云“英雄气短,儿女情长”。高达顶尽管刀枪不入也有他的软肋。时下,梁淀镇十字街有个唱大鼓的女孩,长得丰满标致,高顶达想纳入偏房。哪知,小女子已和吉福堂的二公子侯占福私定了终身。这侯占福也是习武之人,且身手不凡,他还有个哥哥侯占祥,功夫更高他一筹。弟兄二人正是年轻气盛,本对高顶达名盖乡里耿耿于怀、欲找因由与其过招,现竟老牛吃嫩草,横刀夺爱,这口气怎肯下咽。
于是,弟兄二人携兵刃闯入高府要与高顶达论个长短。当时高顶达正和管家在堂屋合计迎娶之事,见侯家二弟兄来势汹汹,不敢怠慢,赶紧迎出。“两位贤侄,今到访蔽舍,有何贵干?”高顶达轻捻着颌下黑油油的胡须含笑问道。“为鼓书姑娘而来!”侯占福答道。高顶达哦了一声笑问道:“她与贤侄是沾亲还是带故?”侯占福被问得脸红答不上来,侯占祥插言道:“他和我弟弟定了终身……”高达顶听了先是一怔,然后把头上的粗辫子在身后一甩,随着嗡嗡叫的牛虻应声而亡,他敛住笑容问:“我上门提亲的时候,她可没有说这茬……你们有聘书吗?有三媒六证吗?如果没有,请二位贤侄自重,别坏了我的好事!”高顶达语毕,说声送客转身进屋。那料,侯家兄弟亮出家伙,一个鹞子翻身挡住了去路。高顶达见状,旱地拔葱拧身上房,说:“二位,我念你们年轻不与你们计较,倘若真要比个高低——”他一指庭院中杏树上尖上那一颗黄灿灿的杏儿说:“谁要是摘的下来,且不伤一片绿叶,谁就留在梁淀镇,否则……”他还们说完,门口就有高喊:“这主意不错,既不伤筋骨也不伤和气,我当证人!”来人是谁,正是韩府韩三爷——韩得正。
结果不必赘述,高家二弟兄卷着铺盖远走他乡。生死教训历练了高家弟兄,他们不仅学的谦恭、勤奋,更懂得感恩。若干年之后,已在国民政府任要员的侯占福带着两个侍卫,重新回到了梁淀镇,他找到了韩得正,让他出面请高顶达到聚尚堂,侯占福要当面感谢。
“这可是天赐良机,一石二鸟……”韩得正想做梁淀镇的第一把交椅,可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高占福在聚尚堂摆下宴席……依我之见这是鸿门宴,以报夺妻之恨……”经过韩得正的一番挑唆,激起了高顶达的满腔怒火,他摘下双刃剑赠与韩得正,感谢提醒,然后又把两枚枣核钉装在袖筒,大步流星到了聚尚堂。
二楼雅间,青壶玉盏,金钩丝幔,紫红色的八仙桌后面端坐着气宇轩昂的侯占福,在他身后巍然站立着荷枪实弹的两个卫兵。
“果然不假,这小子正是来讨罪!我得早下手,多快的暗器也比不过枪子……”高顶达一面想着,一面找了一个便于下手的地方坐下。
一番寒暄之后,侯占福问起了鼓书姑娘。
“她死了,死于……”高顶达还没有把“难产”两字说出来,侯占福已经惊愕的不得了,一声“啊”刚叫出了一半,一枚枣核钉早已穿透了他的脑海。
两声清脆的枪响后,高顶达也倒在了血泊之中,他拼尽最后一口力气问两个卫兵:“你们……告诉我……他为什么要杀我……”
“杀你!?”两个卫兵瞬间明白了有人在离间。他们和高顶达同时喊出一句话——“诛杀韩得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