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享安然(散文)
王文跃
轮班护校,让我独享安然。
安然,是谁创造了这个词,恰到好处于我沸腾后重归平静的心情。
新雨刚过,天上浮云青白相间,团团的似荷莲濯水,散漫的如飘渺轻烟,积而不厚、淡而缠绵的云朵,过滤了太阳的光芒,让大地温和清爽,夏日犹春。
推开校门,青苔平铺,这是校园建设留下的独有风景,倘若以往、排水通畅,这个情况是绝对不存在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冯绍翁《游园不值》里的那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青苔不可用茂盛形容,但却绒绒的似一匹连绵的锦缎密织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烘托在怒放的月季。月季参差在屋檐下,姹紫嫣红,她并没有因为清冷而迟放,也没有因为风雨而褪色。这一脉浅绿和着缤纷的花朵,让校园妖娆起来。感谢连日的阴雨,把不仅润花绽蕾,还把滋养了滑爽的青苔,让我们着实感受夏日少有的清凉。
轻迈脚步,缓移校园,不是怕伤及苔藓,而是担心惊飞嬉戏在浅水洼中的小鸟。小鸟煞是惬意,在一个个大若脸盆的小水洼中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梳理羽毛,啄点清水,或摇头摆脑弄个憨相,或扑打着翅膀抖个精神,再加上偶有歌唱,俨然一个个初登舞台的表演者。小鸟儿等我离近了,才尖叫一声雀跃到另一个水洼中,然后偏着头打量我一番,等到明了没有危险时,又继续它们快乐的表演。
静是相对的,和昔日的喧嚣形成强烈的反差。我突然感到有点不适应这种宁静,仿佛这样的地带就应该书声琅琅、欢歌笑语。我走进我的班级,黑板上依然留着我送给孩子们的祝福,我拿起板擦轻轻擦拭,每一次擦动都像又和孩子们的一次对话,这印记了我六年心血的字迹,仿佛不愿轻易离去,它们固执着最后的粉痕——“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这是我教育的初衷,我想孩子们会理解、也能理解。讲桌上还有一截粉笔,它静静地躺在那里,默默等待爱着它的那个人。我拾起它,好像又捡回了我的青春。我捧着这截粉笔思索了很久,竟想不出该怎样表达我的心绪,啊!三十六年,岁月沧桑,教育成长了我,我也奉献了教育。春韵——这是我最后的落笔。我坐在讲台下,凝望着自己写下的这两个字,一行泪水夺眶而出。
我好喜欢这份宁静,有时间去思考,有时间去读书,有时间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办公室里很拥杂,可这一点也不影响读书,一隅足以,不求广厦。在狭窄的地方读书心是静的、思想是远的,这种妙处我不只一次得到。捧一卷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领略古人的心智风骚好生快活,一时间风更轻云更淡。看穿人间,品味人生,这是读书的要旨。读了,如清茶于口,那种芳香唯有己知。
围墙那边传来一阵阵琴韵般建筑的撞击声,我合上书页,静静聆听这唱响美好未来的音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