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在生死簿上的泪珠
王文跃
生与死
谁来把握
是自己
还是阎罗
人之生
本就许多折磨
然,死的无奈
更其难过
一旦停止呼吸
定会两世分割
风声
也许是最好的挽歌
云里
聚着不散的魂魄
滴在生死簿上的泪珠
能不能把生者的姓名淹没
如果没有亡故
世界就会有开不败的花朵
注:生不由己,死也亦然,堂叔病危,我的一位挚友也情况不妙。人啊,既然生就不要死,感情的折磨,是一件及其痛苦的事。
附:啊,二叔
王文跃
开篇
假如能开口讲一句话
想象不出是感谢还是怒骂
因为不知道你心中装的
欢乐多还是郁闷多
假如能开口讲一句话
想象不出你是怎样表达
还用不用敏锐的眼睛
还用不用手来比划
或许你根本不想开口说话
不仅是习惯了简单的交流
更是眼睛记录过世界的复杂
没有语言就少许多过错
通达的灵魂里装不下尔虞我诈
还是希望你开口讲一句话
成就一个完整人生
洞悉你生命之树的枝丫
很想知道心底的那句话
牵挂
二叔是父亲的堂弟,也是父亲临终前唯一牵挂的人。九八年的农历十一月二十日,同癌症抗争了三年的父亲突然心衰,当我从学校赶到家的时候,父亲已输上了氧气。父亲一生通达,直至咽气。大限将至,父亲表现的异常淡定,他把我们兄弟三个叫到跟前,言:平生已达菽粟愿,唯有哑弟把心牵,嘱咐我们要像待他一样赡养二叔。
我们都很理解父亲,并承诺遵循父亲的嘱托。忠厚传家是祖训,因为宽厚豁达,坦荡诚信,父亲一生德高望重,是十里八乡叫得响的田间秀士。父亲临终嘱托,更加体现了他的仁慈胸怀。如今父亲去世已达十四年之久,二叔也从花甲漫步到耄耋。虽然二叔背不驼,眼不花,但毕竟岁数不饶人,这几日我观察他走路有些蹒跚。二叔老了,说不定哪一天也会走完他那无言的生命之旅,撒手人寰去见故去的亲人。我不知道,严格地说是无法知道二叔临终前的牵挂,这是一种悲哀吗?对于一般的生命应该不是,无牵无挂轻身登天是超然脱俗,但对于一生无言的二叔恰是一种悲哀,在生命之极,他也许会有比常人更多的牵挂,可依然无法表达。
牵挂是剜着心的,父亲是张着嘴咽下的最后一口气,这说明他还有许多话要讲给他的儿女们听,这许多话里边或许还有那重复了很多遍的牵挂。二叔肯定也会有,因为他骨子里流淌的血既干净又滚烫。那一日我打着手语让他多吃些营养价值高的食品,比如,鱼呀、蛋啊,他笑笑,摆摆手,比划着要省一些钱,等将来过世好让亲朋乡邻们吃的可口……我的眼睛湿润了,朴素的乡风,熏染无语二叔善待乡邻,这也许就是他最大的牵挂。死亡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事,他无法左右后事,但他牵挂着一定要让相送的亲朋乡邻吃好最后一顿诀别餐。
姑且不论二叔的牵挂价值几何?就这种苦着自己、不委屈别人的思想,就足以使我们能说会道的人汗颜,现代京剧《红灯记》中,鸠山有一句经典谬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很多现代人玩转厚黑理论,把混蛋逻辑粉饰的油光彩亮,他们的牵挂是金钱、地位、权利、房子、女人…… 仿佛一时不为私利动心思就要天诛地灭。科技进步,道德倒退。父亲之所以牵挂二叔,是因为传统道德的惯性;二叔之所以牵挂身后让人们吃饱喝好,可能是因为没有听力、闭塞了信息。真的说不清是耳聪目明的我们幸福,还是无声世界里的二叔幸福。我想半聋半哑不错——难得糊涂嘛!
婚姻论
二叔有过一次婚姻,是二爷想尽办法为他娶进家门的一个缺心眼的女人,可惜二叔只和她生活了多半年,就死活了断了这段姻缘,身后无子嗣,一生孑然。
“二叔娶的媳妇到底傻到什么程度?”有时候我会禁不住问母亲。
“傻吃傻喝傻干活……”母亲眯起眼睛仿佛回忆着和她搭伴不久的妯娌。
“知道干活就不傻!”我那时还小,这样断定。
“可你二叔心气高……”母亲告诉我。
一个哑巴,天高的心气还是一个哑巴,怎么不知道将就?好赖也是个家庭,再生个一男半女也不至于一生寂寞,我对二叔当年的决定很不理解。
“你二叔年轻时好干净,讲面子,可你那傻婶无论做什么从不知道顾忌……”母亲向来不评论他人长短,就是回忆也讲得很有尺寸。
“就这样散伙了?”我刨根问底。
“还能怎样?你二叔宁可一辈子冷锅冷灶,也不让人背后指指点点。”母亲说着把一双小脚盘得紧紧地压在腿下。
我明白还糊涂,一直到自己抱上儿子才明白二叔是那种宁缺毋滥的主。
怎样评论二叔的婚姻观?是思想前卫,还是拘泥守旧?一个哑巴休媳妇,这不能不说是一桩新闻,更何况故事发生在五十年前。
现在的社会正涌动离婚潮,莫非也是痴男呆女的缘故?非也,现在的离婚玩的是心动、时尚。乖乖,哪个敢和二叔相比,自从离婚,洁身自爱,身正影不斜。恐怕无人敢比吧!
高堂老母
二奶奶是在脑后扎着一个核桃大小发髻的小脚老太太,自打我记事起就拄着拐杖。二奶奶的小气是出了名的,倘若孙子辈的向她讨要那怕铜钱大小的一块饽饽,她都要翻着眼皮哼哼半天。二奶奶还很脏,大凡老人们表现出来的毛病,都可以在她身上发现。大人们拘泥老理,丝毫不敢怠慢二奶奶,孩子们不管那些,变着法的出难题逗她老人家。二叔虽不会说,但眼睛很亮,这时候他总是脱下鞋,把大地掴得山响吓跑我们,然后,讨好一般比划着问二奶奶想吃什么。
又是饺子,不要说吃,看都看烦了。但二奶奶喜欢吃,二叔就耐着心地做。饺子肯定是两种颜色,有时是杂面和白面的;有时是黑面和白面的。颜色深的自然是二叔吃到肚里,白面的必是二奶奶享用。那怕有一个白面饺子被盛在自己碗里,二叔也要挑出来夹给老母亲。二奶奶往往是自顾自地细嚼慢咽哑巴儿子给做的香甜饭食,全然不念儿子的辛劳,在她的骨子里肯定烙印着陈腐的长老威严;二叔笑则吟吟地看着二奶奶把最后一个饺子咽在肚子里,然后捧上一碗热乎乎的饺子汤。
是无语的二叔单纯,感觉母子相依为命,照顾好了母亲自己回到家里就不孤单;还是人类的自然属性发挥极致,赡养老人天经地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二叔只会写几个简单的字,凭这几个字看不懂礼仪春秋,二叔之孝,证明人性的善良,证明没有利益杂念更能彰显人伦理道德。无语的二叔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有时候我很纳闷,为什么高楼宽寓竟没有老人的栖身之所?为什么一掷千金生身父母会沿街乞讨?父子对薄公堂裁定的家产还是良心。人啊,不可能没有父母,面对高堂老母你又做了些什么?
夏夜
夏夜有了草虫的鸣叫,草虫不可能都为了一展歌喉,很可能在谈情说爱。
夏夜,银河很亮,让人有无数遐想。
乡村的夏夜,人们喜欢聚在一起乘凉,东家长西家短地唠闲嗑。我喜欢在夏夜里听着草虫的鸣叫看看书或写点东西,今天写了二叔的故事,在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很矛盾,二叔还健在,我不能用悲切的语言来描述他,我感觉悲切这个词用的很恰当,悲切的语言中必有悲切的故事,一个聋哑人生存何其难;我又不能用欢畅的语言来描述他,因为他的抑郁大于欢畅。好在二叔不会上网,随我怎么写,不然他看了之后肯定用手指点我,说我不懂他的心。
夏夜里,把乡村的故事载向城市,让喧嚣的城市分享乡村的宁静。
听到了吗?乡村的夜空星星眨眼的声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