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记女孩
(2014-05-26 06:20:19)
标签:
小说杂谈 |
分类: 短篇小说 |
红记女孩(小说)
王文跃
她母亲把她送到我面前时,她一直低着头,黄而凌乱的头发在脑后梳起了一个细长的马尾。
“你叫什么名字?”我问。
女孩不吭声。是陌生,还是不喜欢我们这所学校,乃及我这位头发花白的小老头。
“告诉老师你的名字。”几十年和孩子们打交道,我对这样的流动生有足够的耐心。
仍然得不到回答,她的母亲感到难为情,用生硬的普通话告诉我,孩子叫陈颖,她厌烦了父母带着她搬来搬去,所以不肯回答我的提问。
听了陈颖母亲的解释,我禁不住问:“孩子在几所学校读过书?”
“四……所——这、这是第五所。”
一个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四所学校的经历,难怪孩子厌烦。
陈颖的母亲的确也感觉出了这样换来换去对孩子的影响,她无奈地一笑,然后竭力拜托我管好她女儿,最后,她又抚摸着孩子的头,用我听不大明白的家乡语叮嘱了孩子几句,便匆匆忙忙地出了校门。
怕陈颖对我授课的语言及方法不适应,我把她安排到对着讲桌第一排。
小女孩坐得很规矩,但就是不肯抬起头来听课。我考虑还是因为陌生,等熟悉了便好起来的,然而一个星期过去了,陈颖的听课方式一点没变,而且我又发现陈颖很不合群,下了课总是孤零零呆坐在自己座位上,顶多用笔在本子上胡乱地画着什么。
我开始担心这个孩子的心理,尽可能地把话语绕道南方——有杜鹃花开的地方。终于,在一节语文课上,在我启发:“油菜花怒放了,漫山遍野金灿灿的,布谷鸟飞来了,落在翠绿的树枝上,俯瞰着蜂飞蝶舞,发出声声啼鸣……请一位同学用一个成语概括我的描述……”话音没落,陈颖就抬了抬头,用明亮的眼睛扫了黑板一下,又深深地把头低下。我十分欢喜,在许多同学跃跃欲试时,我把机会留给了陈颖,“我们的陈颖同学亲眼见过油菜花开,听过杜鹃声声,最有权力回答问题。”陈颖却生生地站起来,沉默许久后才用极低的声音回答:“鸟语花香。”
“很好,鸟语花香!同学们,我们是否欢迎陈颖同学讲一讲大山里的故事……”我的提议赢得一片掌声,陈颖受到掌声的鼓励,再次把头抬起,用依赖的目光看着我,我点点头,示意陈颖要有勇气。陈颖脸上飞霞,用手理了一下散落在前额的头发,我清楚地看到在她的额头上有一块拇指肚大小的暗红色的胎记。
“我的家安在山梁上,每次下山我都会经过流水潺潺的小溪,书声琅琅的小学校,还有成片成片的高过我头顶的油菜田。我喜欢小溪里的流水,它总是闪耀着太阳的光芒,我喜欢家乡的小学校……”陈颖仿佛把文字刻在了心里,随时等待着老师的提问,然而当说到喜欢家乡的小学校时她想不出如何表达了,她努力地控制着自己,可最后还是低下了头,一滴泪水啪嗒一声落在了课本上,湿润了写着家乡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