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竹

(2014-03-19 20:50:00)
标签:

散文

杂谈

分类: 散文

文竹(散文)

 

王文跃

 

文竹

 

 

初识文竹还是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

有一天下课,康老师传我到办公室,我颇有几分忐忑,因为这位语文老师的治学谨严是出了名的。

康老师的办公室(准确地说那更是宿舍)是西校区南院的一间孤零零的东房,离我们的教室只有几步之遥,但这几步却让我走了五六分钟。

“王文耀——”最后还是康老师隔着窗子招呼了一声,才让我硬着头皮打了“报告”。

毕竟是第一次深入到老师的卧室,毕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故事,我局紧得很,始终站在门边不敢抬起头。

“我听说你读初中时就发表了作品……”康老师用他带有天津味的标准语问我。

“嗯。”我简短回答。

接着就听见哗啦哗啦的翻书声,翻书声刚停止,康老师又问:“‘人生能有几次搏’,这句话你能给我讲透吗?”

我知道这是我作文里使用的一句话,当时“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学校的报刊栏前我经常驻足,便囫囵吞枣把女排拼搏不熄的这句话咽在肚子里,恰好康老师布置的是一篇关于理想奋斗的论文,就生硬地把它嫁接在文章里。

康老师见我沉默,便跟着说:“作文要有自己的思想,不可鹦鹉学舌,就像这棵文竹,如果不顺其自然就不能这般修葺……”

文竹?我抬起头,果然康老师的案头有一小盆云影般婀娜的景物。簇拥纤细的茎脉,嫩生层叠的绿叶,何须风起,便颤颤巍巍舞身弄姿了。霎时,我想起了刚出壳的小鸡雏,想起了被风吹拂的纱巾。

“眼睛亮了——也许你有创作的潜质,但要竭心尽力去观察、积累、构想……”

我铭记了康老师的话,也忘不掉那株雾起案头的文竹。

父亲是极喜养花的,不过往往种植的是一些草花,偶有越冬耐寒的花卉,也是讨要别人的一点枝杈扦插而生。一日放学回家,见父亲正在枣树下摆弄一盆花,我凑过去,禁不住喊出了声:“文竹——”

父亲抬起头用手捏着文竹的一根细茎对我说:“别看它细小,却坚且韧——别有筋骨,招人喜欢……”

父亲话中有话,因为当时我还为未能参加高考而痛苦。坚且韧,这也许是喜爱文竹者的同感。一株小小的文竹能用自己独有的气质赢得一片赞誉,我没有理由消沉。文竹于是成了我好朋友。

文竹在父亲的精心护理下愈加葱郁,越冬之后,墨绿色的纹叶间冒出一段淡绿的茎,新茎不攀缘、不依靠,就这样坚强地向天空舒展自己的身躯,直至茎中丛生嫩叶它才低下头不再妄自延伸,盘曲中,好像游龙在腾云。睹物生情,有谁能紧锁自己的胸怀不为之感叹呢。

尽管我对文竹的儒雅、韧力倍加欣赏,但还是怀疑它的旺盛。可是,不久,我的怀疑彻底被蓬勃的力量所推翻。那是栽培在一个大花缸中的文竹,主人把它放置在门侧,这样冬季可以享受光照,夏季可以躲避太阳。文竹茂盛的枝叶累加着,如同叠罗汉一般过人胸颈,然而,这一切还不能释放所有的力量,于是主人又沿着墙角搭了一个竹架,并在竹架的顶端依着屋顶的边缘拉了一根铁丝。文竹活跃了,像个调皮的孩子放肆地爬到屋顶,且沿着铁丝饶了屋子半圈。我惊愕,看似文弱的植物,却有如此不屈的精神,它似乎在证实,外表不能反映内心,只要条件允许就能登上月亮。

文竹我还养,天暖的时候放在窗台上,寒冷的时候靠在暖气边。得意的时候看到文竹想到它的谦逊,烦恼的时候守着文竹触摸它的坚韧。文竹一年又一年生长,我的思念也丝丝蔓蔓缠绕。我想好了,清明的时候要寄出一株文竹。

 

 注:王文耀是作者原名,因身份证有误才用王文跃至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