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德义于胸
德义于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632
  • 关注人气:1,0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2012-11-22 09:26:49)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王文跃

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黎明即起,打扫庭除,生活的习惯,让我们夫妻俩的每一个白天都过得很长,这句话说得不够准确,明明是每天起床天上还挂着星星,怎能说是白天呢?话不能较真,较起真来就是抬杠。

   这不,昨天我的同事L去参加一个婚事,喜宴上为了一句话较起了真,喝了一肚子闷酒,一进办公室就诉起了苦。原来他坐的席位上有几位本土瓦工师傅,出于客气,同事寒暄,“天冷了,活计还忙吗?”不料,一句话招惹了口舌,这个酸溜溜地说:“歇了,还是你们老师得,一年上不了一半时间的课,可工资不少拿……”那个尖刻犀利地问:“你这拿笔杆子的和我们握铣把的坐在一桌,不觉得委屈吗?”都是乡邻,打岔开荤不能心里去,为自己的形象也要大度一些。可另一位的一个笑话让我的同事动了肝火。“去年,几个老师参加婚礼,被安排在一个雅间,别的酒桌上吆五喝六,叮当乱响,只有教师的房间安安静静悄然无声,大家都说,还是人家老师斯文——不成想,隔着门缝一看,他们正抱着盘子在啃……”没等那人讲完,同事就瞪起了眼,问那人:“这是你亲眼所见吗?”那人笑嘻嘻地说:“还用亲眼所见,这个故事谁不知道?”“那就是胡说八道,我们老师挣的钱是比你们少,可我们的人格很高,不允许你们随便侮辱,最起码在我面前!”同事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因是喜事,不可给人家添腻,于是又有人打起了圆场:“都是笑话,千万不可较真……当老师的就是敏感。”“你们又错了,这不是敏感不敏感的问题,我们教师和你们一样从事的都是社会工作,地位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我们挣得少就成为你们奚落的对象……刚才你讲的故事,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每天山珍海味,哪一个肯出丑端起盘子……”经过同事这样的反驳,有的人开始倒戈,替同事帮腔,并算了一笔收入账,在收入对比面前他们不得不承认教师待遇还是不入流,争论结束了,可同事憋了一肚子火。

  L同事的遭遇我也曾经历过,其他同仁也有形同的故事,坐下来,静静地思考,得不出合适的、满意的结论。为什么啊?教师职业得不到人们的仰视,光嘴头上提高教师地位不是画饼充饥吗?一所城市可以花掉几亿搞形象工程,一顿便饭可以糟掉半个农村学校,随便一个民心工程就浪费掉成千上万学生的学习必须费,为什么一提到给教师长点工资就如同剌肉一般,仿佛教师的心不是民心!

   “我给你讲个故事。”同事小S为给L开心笑呵呵地说:“有两个小偷入室盗窃,翻箱倒柜没有找到丁点有价值的东西,甲说:‘门面光亮,穷的叮当。’乙说:‘不是饥荒,就是书香。’不死心,结果在撬开一书柜后,发现了惊喜——一个精致的铁盒,急忙打开,叠放整齐的纸条记载的除了学生花名册就是借据。两小偷面面相觑。良久,他们把兜里的钱掏出来锁在柜子里,并书一纸条,表达心意:“妄越矮墙,误入书房,东西没得,徒见借张,你是君子,我非魍魉,一点现金,略度时光,家徒四壁,铁锁白忙,你比我富,富在心上。”

   小S还没讲完,同事L便点着他的脑门说:“新聊斋,典型的幻想家、理想主义者。先生,这样的笑话我也会说——一个老太太,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阴雨天,老太太上愁,怕二儿子的盐无法晒;晴天碧日,老太太更上愁,怕大儿子的伞卖不出去,后来有人劝她反过来想一想,她不愁了。这叫什么?反向思,我要反向思考,就由了你的故事——夜不闭户!可现实就摆在这里,还有半月才打卡,孩子又催着交住宿费,你说怎么办?”

   两个同事的话让我回忆起了二十几年前的一件事,当时还是民事,每月工资六十元零八角,按当时的物价每天的收入只能买十个半油炸果子。我是一家之主哇,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大哥看不下去,跑了几百里给我拉回一车大葱,指望赚个钱补贴家用。星期天我站在集市上,在人们异样的目光中战战兢兢地卖大葱,那一种辛辣比吃掉一车大葱还烧心。“不务正业,能教好学吗?”这一句我最不愿意听到的话,还是传入了我的耳朵。回到家,我望着那一车大葱犯起了愁,老父亲看出我的心思,开导我,“面子是给别人看的,但终究贴在自己的脸上,你不要为了自己的面皮,忽略了自己的心痛……”我记住了老父亲的这句话,教师应该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不能因为别人的片言只语而丧失勇气。我感谢大哥用心给我拉回的那车大葱,它不仅历练了我,还让我和孩子过了一个有滋味的年。

   说实在的那一段的辛苦,唯有自己知道,怀揣着这份辛苦把光灿留给课堂、社会,源于对教育的钟爱,源于肩头那份责任,不要以为教师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社会上的某些群众不理解也就罢了,毕竟他们是流着热汗换来自己的幸福的,但是那些地方官爷,无视教师的付出就十分不应该了。记得前年“国检”校长给教师们传达上级指示,假若问到每位教师的工资、特别是代课教师工资必须如此如此回答,否则后果自负。心不平啊!当时的代课师每个月只拿200元的薪水,就是现在也比国家劳动法中规定的少一半。喂食时把你看成绵羊,拉车时你要顶匹骆驼,杨二郎的枪两用着,让人哭笑不得。

   还农村教师一个公正的待遇,让他们活得有尊严,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前程,终究在中国的人口比例中农村人口占优。

  还是回到开头吧,黎明即起,是年轻时养成的习惯,为生活奋斗,延长工作时间是有必要的,但是奋斗的代价是身体透支,真希望年青一代教师没有如此经历,愉悦教学,愉悦生活,愉悦人生。最后还是用“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自勉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哦,十八岁
后一篇:秋光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