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生:秦州街头闹社火(组图)

标签:
文化赵安生 |
2013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十)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路社火试演,舞龙、舞狮、花车、夹板表演、武术表演、腰鼓队、秧歌队等,各单位精心排练,热闹非凡。
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崇尚火观念。由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
社火以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通过一个或一组人物展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即为一转社火。人物要画社火脸谱,穿社火服装,持社火把杖。社火游演一般是探马在前,后面跟着社火会旗、火铳队(炮队)、旗队、社火队,最后是锣鼓队。
社火根据其表演形式可分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两类,造型社火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艺;表演社火主要在场院进行斗打表演。主要的社火种类,有布社火、背社火、马社火、车社火、芯子社火、山社火、面具社火、地台社火、高跷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
延续了数千年的社火,已成为每年正月中的一项重要文化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