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裱画师》天水拍摄现场【1】

(2011-07-07 23:20:00)
标签:

杂谈

 

    

      影片反映了固守传统裱画技艺的裱画师石远秋及与其青梅竹马的局女局长夏青、推崇西洋的杨五洲、具有较高造诣的三弦弹奏高手石父及夏青等人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外文化的差异中所表现的不同立场;面对利益冲突和个人情感纠集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旨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外文化的融合,以期追求人性的回归,构建精神家园。

 

   (影片剧照 ) 

   

       裱画师就是在画像或图画完成之后,为了更好的保存以及观赏,通过浆糊等制作工艺把画装裱起来。三分画,七分裱,书画只有经过装裱,才能登堂入室,或收藏传世。 中国国画和书法是用颜料及墨汁以宣纸为材料加以创作,各种各样风格的艺术流传至今得以保存,国画和书法经过裱画师的精美的手艺得以延年益寿。裱画师的裱画艺术流传于人间,古代人对国画和书法的装裱是很慎重的, 中国字画装裱之中,历来都是用手工操作,装裱技艺子承父业,或是师徒相传。

 

  

      外人一般不会多看裱画师一眼,可是,在画家那里,裱画师绝对是座上宾。如著名裱画师刘金涛先生。徐悲鸿1937年在香港举办画展时,偶然在一德国驻华外交官亲属手中惊见唐代名画《八十七神仙卷》。这是一幅白描人物手卷,佚名,由于年代久远,绢底已呈褐色,但人物造型优美,体态生动,纸条刚中有柔,遒劲而又潇洒。再加上亭台曲桥,流水行云及诸般乐器,不仅宛若仙境,且似有仙乐在耳畔飘荡。数一数确是八十七位神仙,他们列队步行,浩浩荡荡,蔚为壮观。此画当即以重金购回,从此朝夕不离左右,视为铭心绝品。1942年,该画在一次日军空袭中不翼而飞。事隔两年,徐悲鸿又得知画卷在成都出现,便立即通过再次以高价购回。画卷上八十七位神仙安然无恙,但徐悲鸿的题跋和印章已被人割去。徐悲鸿因此再次书写了长跋,又分别请齐白石题写卷名、张大千和谢稚柳二人题写跋文,再由著名裱画师刘金涛将其重新装裱成长卷。

 

 

      

     越是名气大的画家对裱画师的依赖越大,用一句不恰当的比喻,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同时装设计师和时装模特,一个优秀的模特会把设计师的意图完美无缺地表达出来。裱画师由于常年的耳濡目染,竟也得到一门绝技,一般人鉴定不了的画他们一眼就可以识别,藏画者也不在少数,且都是精品!真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总导演王?极,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导演。

 

 

 

 

 

 

 

影片主师王力东

 

 

 

 

 

 

 

副导演赵宇明

 

 

影片场记曹宴

 

 

《裱画师》总制片聂靖和主演夏天

 

 

(副导演赵宇明、导演王?极和本文作者合影)

 

 

 

 

请朋友们继续关注下篇:

电影《裱画师》天水拍摄现场【1】

赵安生的天水在线博客

http://blog.tianshui.com.cn/?uid-39359-action-viewspace-itemid-842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