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史话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中秋之夜,人们便要阖家团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吃月饼、赏圆月、度良宵。“花好、月圆、人长寿”,这圆月是团圆的象征,故人又称团圆节。
中秋为节,唐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据说唐明皇是八月初五生日,特定为“千秋节”。从初五至十五,十天以内令天下庶民尽情取乐,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至十五日夜。《明皇杂录》载:“唐明皇中秋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遂令左右于太液池西别筑高台,与妃子来年望月。”唐明皇游月宫的传说即由此而来。
到了宋代,中秋节更普及更热闹。《东京梦华录》记北宋都城汴梁中秋盛况:“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市里,嬉戏庭坐至晓。”真可谓:明月清风,天空地净,桂下品茗,乐为心声。
说到中秋赏月,《嫦娥奔月》那更是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过中秋节吃月饼、供“兔儿爷”,亦有一段传说。据说在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为了反对残暴的封建统治,在农民领袖的统帅下,在声称是月宫玉兔的大兔儿爷佛肚中装上了矛头,挨家传送,又给在“兔儿爷”上供的月饼里装进了通知暴动时间的纸条,他们用这种办法瞒过了监守极严的官兵,而使各地起义军汇成洪流,结果把元朝一举推翻了。这个留传了五百多年的民间故事,反映了后人对英雄先民的敬仰和纪
念。
但是,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月宫”的秘密早已被揭开。从1969年至今,世界先进国家载人飞船已多次等上了月球探险。民间传说的“白玉为阶”的“广寒清虚”之府,乃是一片广无人迹的荒漠。历代民间流传下来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广寒仙子献霓裳羽衣舞等优美动人的传说,以及文人墨客们留下的诗词歌赋,都生动地表现了我国古代各族人民丰富多采的想象力和对月亮无限赞美向往的感情和愿望,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洽和团结。
月到中秋分外圆,家家乐在明月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喜欢看最新精彩日志的朋友,请到秦州安生空间做客QQ:947013347
留言更精彩(可看独家日志)
更多精彩美文请朋友们直接登陆(秦州赵安生的博客)
请点击“右键、打开”进入:
http://hi.baidu.com/%C7%D8%D6%DD%D0%A1%B2%DD【百度博客】
http://blog.163.com/zhaoanshen@126/【网易博客】
http://q.163.com/wenxuegangwan/
【文学港湾】
http://tieba.baidu.com/i/106484843/one【秦州赵安生的i贴吧】
http://q.163.com/rufeng1972/【你我谈教育】
http://q.163.com/sym631023/【中华书刊】
http://q.163.com/shixian/【文意诗志画情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