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为他撑起这个面临困境的家(图)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新闻报道 |
一个是著名诗人、优秀教师,一个是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文弱妻子。近日,我省庆阳七中教师、著名作家窦万儒身患骨髓瘤渴盼救助一事经热心网友在QQ群、网友微博陆续发出了救助倡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庆阳文联相关领导以及素昧平生的网友、作家纷纷前往兰州陆军总院探望正与病魔顽强抗争的窦万儒。一时间,病房内爱潮涌动,春意融融。这一份份关爱之情和妻子体贴入微的照顾让倍受病痛折磨的窦万儒似乎觉得身体轻松了许多,他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更足了。目前,为了救治父母,他已债台高筑,如今,他们又将如何度过面前的难关……
http://blog.tsrb.com.cn/attachments/2012/03/5453_201203241854531aUFJ.jpg
三月的兰州天气还春暖咋寒。当记者来到甘肃省陆军总院内科血液科11楼39床门口时候,病房里正在进行消毒。门口的楼道里站了三个人,一问,才知道他们也是昨天才从网络上知道窦老师生病的消息前来探望和采访博联社记者徐旭,省摄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周承利一行。一进门徐旭说:“看到的窦老师精神很好,和他原来想象的一点也不一样。”窦老师,不凡的谈吐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给了我们很多感动。
刚化疗完的窦老师虽然身体虚弱,便和朋友们打开了话匣子。窦老师摸着自己的头发说:“都掉光了”。记者一看,他的头发只要稍微一缕,就一撮一撮地往下掉。他说,蹭着都会掉一片,等什么时候掉光了……然后他无奈的笑了笑。原来130多斤体重的他,现在只剩下110斤了。记者看到床头柜上放着一本《诗评人》和《素诗》,不难看出病床上的窦老师对诗歌还是那么的关注。看到记者的困惑,窦老师说那是甘肃诗人玲子昨天到医院看望他来带的。
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以致积劳成疾,2011年10月份,他身体突然出现明显不适,起初,浑身疼,背疼,头疼,腿疼,全身疼痛难忍,先后跑了好几个医院,都没查出原因。最后,四处求医不见好转的窦老师被兰州军区兰州陆军总医院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IgG型Ⅲ期B组、糜烂性胃炎Ⅲ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肾功能不全,生命垂危。他说这个病很少见,属于血液病,医生现在给他运用循环递进式的治疗,就是那种用这一次的与上一次的数据作对比。当问起,可以做移植骨髓吗?他说可以,不过现在要化疗,把骨髓里的病毒弄到最低,下一步才可以做移植骨髓。他说血清,配型很难,要是自己的亲人才可以,可是自己现在的兄弟姐妹年龄都比较大了,不适合捐血清。
窦万儒老师说,几十年了,没有害怕过疼痛,可是这次他真的怕了。疼起来的时候,他感觉腿里就像有一个大针管在那里扎,他害怕影响到别的病友休息,每天十点开始抱紧腿,强忍着疼痛,等到早上七点的护士。“什么是幸福?我觉得健康就是幸福”他说,“如果,有一天我的病好了,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窦万儒老师住院已经很久了,他说,过年的时候,就听着外面放烟花的声音,自己只能在病房里想象。正在采访的时候,进来了一位高高大大的男人,窦老师的爱人说,这是窦老师的哥哥。窦老师感激的看着他哥哥,说:“这么些天,都是我哥哥在照顾我,又是拉的,又是背的”
记者了解到,窦老师在工作之余,潜心于文学创作,在各类报刊发表诗文300余篇(首)。他的作品,影响广泛,挺拔俊朗,才华不凡,既携有浓郁的黄土高原气韵,又充满一位现代诗人的睿智思考。多次获国内文学奖,著有诗集《大风轻敲》,散文集《苦苔上的微尘》。其中诗集《大风轻敲》获庆阳市“五个一工程及梦阳文学奖”一等奖……。
http://blog.tsrb.com.cn/attachments/2012/03/5453_201203241855431tzmr.jpg
出生于宁县农村的窦老师童年的时候,没有多少物质生活。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走七八里路,翻山越岭就为去看一场电影,这就也是他那个时代同龄人最大的精神财物。后来感觉自己看了好多电影,可是记忆里存着的只有《少林寺》《地道战》《地雷战》等经典影片。窦老师说:“你觉得你拥有的多吗?其实你只拥有你的童年,你不拥有中年,老年时不属于你的。记忆,往往是你内心深处,刻得最深的那些”
窦老师说,小时候家里贫穷,放学了就去放羊。对他影响最深的第一本书是《林海雪原》。后来得到一本《小灵通漫游世界未来》,对来说他也是爱不释手。后来又读了《十万个为什么》,他从里面学到了很多知识。接着就是《红楼梦》,是那种五十年代带蚕丝的装帧,总共四本。他的读书方式也和别人不一样,那时都是繁体字版本,小小的他好多字不认识,所以就描着写下来,慢慢的就认识了。
因为自己的成长环境,他变得孤僻。有一天,大学老师说,今天把《长恨歌》背下来,由于他从小就爱好文学,这首词,他早就烂熟于心了。他觉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很轻松,于是他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199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先后任教于宁县师范、庆阳七中,长期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及教学工作。
窦万儒的朋友李安平告诉记者,窦老师的老婆还那么年轻,因为文学,他们重新组合了家庭。作为他的朋友,只要有一线生机,我们都一定要紧紧抓住。他们的父母先后因心脏病、肺癌去世,为了父母四处求医治疗的巨额费用早已让窦万儒家倾其所有,并负债16万余元。在此其间,他们和谐的家庭出现了一场变故。老窦弟兄都是农民,年老多病,家庭经济困难。现在窦万儒的孩子又面临高考。如果他们放弃治疗,将会前功尽弃。最重要的是,孩子还需要他抚养,这个家还需要他维系!
赵英小声地对记者说,她并没有把病情的全部细节告知丈夫。后续治疗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费用从哪里来?赵英一脸愁云。
窦万儒的妻子赵英寸步不离他左右,悉心守护着他的健康。她说,再苦再难我也要为他撑起这个面临困境的家。在住院期间,身体和思维依然清醒的状态下,窦老师依然坚持着写作,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回到讲台,在躯体已滑落生命边缘的境遇下,他鼓足勇气,和妻子一起,和命运做最后一搏。现在,窦万儒老师在兰州总医院已进行了两期化疗,病情虽然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仍无明显好转。目前每天的治疗费用就在1000元左右,换骨髓还需要巨额款项。他的女儿将考大学、儿子也在上中学。全家就他一人挣工资,一月2000多元而已,他父母近一两年新逝。当窦万儒得知网友,文友在网络上为他献爱心捐助近6万多元时,在病痛折磨中的他对组织的关怀、同事、朋友的帮助和亲人的牵挂很感动,他同样心里也放不下他的学生,他年龄尚小的孩子。他有和病魔抗争的决心,这让大家感到欣慰。
谈起他教育生涯,窦老师说:“一节课是一个漂亮的姑娘,是一棵结满了果实的树。”他的课风趣幽默,学生们都很喜欢。就算做公开课面对领导,他也不会拘束。拿上粉笔,上台转一圈,很轻松地说“我们上课”,让严肃的课程变得有趣,引领着学生进入他课的意境之中。他觉得,这就是诗人和别的老师的不同吧,所以,他课的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以及提问的量度都有所不同。学生喜欢听,他也喜欢讲。课上,他让同学们放开想象的思维,课后,有问必答,一板一眼的,他总用轻松的心态去上严肃的课。
“如果不是这个病,他肯定还继续奋斗在书桌前,奔忙于采风的路上,可惜……”因为文学,和窦万儒走到一起的妻子赵英,想起这些禁不住叹息。
如今,外债尚有十万余元未还清,窦万儒却被病魔击倒,这对这个小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窦万儒患病后,他们从单位上借钱,从亲戚朋友家借钱,凡是能张口的熟人都借遍了。目前,已经花了近10万元。可是,后续治疗却漫漫无期,接下来昂贵的定期化疗药物费用从哪里来?后续的骨髓移植费用从哪里来?他们已经从单位上借过钱,可单位是教育单位,经费困难,他们也求助于医改办,可补助极其有限。于是,庆阳文学界的朋友率先在网络上发起了这场爱心救助活动。
http://blog.tsrb.com.cn/attachments/2012/03/5453_201203241855181lhB0.jpg
窦万儒说,得病后他并未将病情告知学生和朋友,一次微博无意的宣泄,引起了诗友“围脖”的牵挂,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便将此事发在了微博上,希望能求得较好的治疗方式。
记者了解到,今年只有44岁窦万儒,窦万儒在师范学校工作的20多年里,坚守老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培养人才,充满激情耕耘语文讲坛,尤其是在文学教育方面,和同仁一起,培养了一大批文学人才和一大批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他对老区教育工作的积极奉献,他的教学和诗歌创作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
窦万儒老师是个闲不住的人,曾今计划了三年的滇藏线、川藏线的旅游,因为生病全部泡汤了。同学开玩笑的说:“把你放翻,这是在开国际玩笑。”在桑科草原时,一个人坐着,想了很多,他说:“旅游不一定是看风景,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心灵找另一张床。”他觉得,这次的生病,就是给他一个教训,让他好好想想自己的人生。
窦万儒患病的消息传出后,首先引发了西峰文学艺术界朋友的极大关注,庆阳市作协、西峰区文联先后组织为窦老师捐款,截止到目前,全市文学艺术界共为窦老师捐款近两万元,很多热心网友将消息发布在网站及微博,开始有更多热心人来伸出援手,包括国内著名诗人芒克,著名学者、西北师大教授徐兆寿及80后著名女诗人郑小琼,《兰州晚报》《兰州晨报》《新农村报道报》《西部商报》《深圳特区报》等媒体记者正在采访报道窦万儒老师的困难。李安平告诉记者,窦万儒罹患重症住院后,庆阳市文联、作协迅速发起了爱心救助行动。与此同时,该消息也在网友的微博上传递开来。
“转一圈,减少自己的罪孽,我问我有什么罪孽,于是便踩到了钉子……”窦万儒老师说,这是曾经一个人对他说的,刚开始还不明白,当踩着钉子的时候就懂了一些。他认为,今生的果,就是前世的因,这是规律。他希望自己是一位有机缘的人,能够遇到一位和他骨髓匹配的人。“拥有健康的体魄,这是任何人无法抢夺的幸福。”窦万儒说,如果他能多活几年,他会多写一些好的诗歌,让人们对生活能有所感悟,同时,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回报社会,感谢好心人。
采访中,周承利告诉记者:“我是昨天晚上在博客里看到窦老师的事情,今天就赶来了。窦老师作为文化人,尤其是他的诗歌对于人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作为兰州博友来说,窦老师得病我们理应来探望”窦万儒老师人到中年,正是一位教师奉献教育事业的最好年华,正是一位诗人、作家创作成熟,再寻突破的最佳时光。也是他家庭生活担子最重的时候,却病倒了!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勤勤恳恳的老师,亟需社会救助。那怕是多么少的资助对他和他的孩子都是雪中送炭!
http://blog.tsrb.com.cn/attachments/2012/03/5453_201203241856581BnCM.jpg
http://blog.tsrb.com.cn/attachments/2012/03/5453_201203241854531aUFJ.jpg
我要为他撑起这个面临困境的家
------作家丈夫身患重病 文弱妻子不离不弃
记者
武文宣
三月的兰州天气还春暖咋寒。当记者来到甘肃省陆军总院内科血液科11楼39床门口时候,病房里正在进行消毒。门口的楼道里站了三个人,一问,才知道他们也是昨天才从网络上知道窦老师生病的消息前来探望和采访博联社记者徐旭,省摄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周承利一行。一进门徐旭说:“看到的窦老师精神很好,和他原来想象的一点也不一样。”窦老师,不凡的谈吐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给了我们很多感动。
【笔耕不辍】 盛年作家突患重症
刚化疗完的窦老师虽然身体虚弱,便和朋友们打开了话匣子。窦老师摸着自己的头发说:“都掉光了”。记者一看,他的头发只要稍微一缕,就一撮一撮地往下掉。他说,蹭着都会掉一片,等什么时候掉光了……然后他无奈的笑了笑。原来130多斤体重的他,现在只剩下110斤了。记者看到床头柜上放着一本《诗评人》和《素诗》,不难看出病床上的窦老师对诗歌还是那么的关注。看到记者的困惑,窦老师说那是甘肃诗人玲子昨天到医院看望他来带的。
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以致积劳成疾,2011年10月份,他身体突然出现明显不适,起初,浑身疼,背疼,头疼,腿疼,全身疼痛难忍,先后跑了好几个医院,都没查出原因。最后,四处求医不见好转的窦老师被兰州军区兰州陆军总医院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IgG型Ⅲ期B组、糜烂性胃炎Ⅲ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肾功能不全,生命垂危。他说这个病很少见,属于血液病,医生现在给他运用循环递进式的治疗,就是那种用这一次的与上一次的数据作对比。当问起,可以做移植骨髓吗?他说可以,不过现在要化疗,把骨髓里的病毒弄到最低,下一步才可以做移植骨髓。他说血清,配型很难,要是自己的亲人才可以,可是自己现在的兄弟姐妹年龄都比较大了,不适合捐血清。
窦万儒老师说,几十年了,没有害怕过疼痛,可是这次他真的怕了。疼起来的时候,他感觉腿里就像有一个大针管在那里扎,他害怕影响到别的病友休息,每天十点开始抱紧腿,强忍着疼痛,等到早上七点的护士。“什么是幸福?我觉得健康就是幸福”他说,“如果,有一天我的病好了,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窦万儒老师住院已经很久了,他说,过年的时候,就听着外面放烟花的声音,自己只能在病房里想象。正在采访的时候,进来了一位高高大大的男人,窦老师的爱人说,这是窦老师的哥哥。窦老师感激的看着他哥哥,说:“这么些天,都是我哥哥在照顾我,又是拉的,又是背的”
记者了解到,窦老师在工作之余,潜心于文学创作,在各类报刊发表诗文300余篇(首)。他的作品,影响广泛,挺拔俊朗,才华不凡,既携有浓郁的黄土高原气韵,又充满一位现代诗人的睿智思考。多次获国内文学奖,著有诗集《大风轻敲》,散文集《苦苔上的微尘》。其中诗集《大风轻敲》获庆阳市“五个一工程及梦阳文学奖”一等奖……。
http://blog.tsrb.com.cn/attachments/2012/03/5453_201203241855431tzmr.jpg
【家庭变故】 救治父母债台高筑
出生于宁县农村的窦老师童年的时候,没有多少物质生活。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走七八里路,翻山越岭就为去看一场电影,这就也是他那个时代同龄人最大的精神财物。后来感觉自己看了好多电影,可是记忆里存着的只有《少林寺》《地道战》《地雷战》等经典影片。窦老师说:“你觉得你拥有的多吗?其实你只拥有你的童年,你不拥有中年,老年时不属于你的。记忆,往往是你内心深处,刻得最深的那些”
窦老师说,小时候家里贫穷,放学了就去放羊。对他影响最深的第一本书是《林海雪原》。后来得到一本《小灵通漫游世界未来》,对来说他也是爱不释手。后来又读了《十万个为什么》,他从里面学到了很多知识。接着就是《红楼梦》,是那种五十年代带蚕丝的装帧,总共四本。他的读书方式也和别人不一样,那时都是繁体字版本,小小的他好多字不认识,所以就描着写下来,慢慢的就认识了。
因为自己的成长环境,他变得孤僻。有一天,大学老师说,今天把《长恨歌》背下来,由于他从小就爱好文学,这首词,他早就烂熟于心了。他觉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很轻松,于是他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199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先后任教于宁县师范、庆阳七中,长期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及教学工作。
窦万儒的朋友李安平告诉记者,窦老师的老婆还那么年轻,因为文学,他们重新组合了家庭。作为他的朋友,只要有一线生机,我们都一定要紧紧抓住。他们的父母先后因心脏病、肺癌去世,为了父母四处求医治疗的巨额费用早已让窦万儒家倾其所有,并负债16万余元。在此其间,他们和谐的家庭出现了一场变故。老窦弟兄都是农民,年老多病,家庭经济困难。现在窦万儒的孩子又面临高考。如果他们放弃治疗,将会前功尽弃。最重要的是,孩子还需要他抚养,这个家还需要他维系!
http://blog.tsrb.com.cn/attachments/2012/03/5453_2012032418561316lra.jpg
【文弱妻子】 无钱医治一筹莫展
赵英小声地对记者说,她并没有把病情的全部细节告知丈夫。后续治疗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费用从哪里来?赵英一脸愁云。
窦万儒的妻子赵英寸步不离他左右,悉心守护着他的健康。她说,再苦再难我也要为他撑起这个面临困境的家。在住院期间,身体和思维依然清醒的状态下,窦老师依然坚持着写作,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回到讲台,在躯体已滑落生命边缘的境遇下,他鼓足勇气,和妻子一起,和命运做最后一搏。现在,窦万儒老师在兰州总医院已进行了两期化疗,病情虽然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仍无明显好转。目前每天的治疗费用就在1000元左右,换骨髓还需要巨额款项。他的女儿将考大学、儿子也在上中学。全家就他一人挣工资,一月2000多元而已,他父母近一两年新逝。当窦万儒得知网友,文友在网络上为他献爱心捐助近6万多元时,在病痛折磨中的他对组织的关怀、同事、朋友的帮助和亲人的牵挂很感动,他同样心里也放不下他的学生,他年龄尚小的孩子。他有和病魔抗争的决心,这让大家感到欣慰。
谈起他教育生涯,窦老师说:“一节课是一个漂亮的姑娘,是一棵结满了果实的树。”他的课风趣幽默,学生们都很喜欢。就算做公开课面对领导,他也不会拘束。拿上粉笔,上台转一圈,很轻松地说“我们上课”,让严肃的课程变得有趣,引领着学生进入他课的意境之中。他觉得,这就是诗人和别的老师的不同吧,所以,他课的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以及提问的量度都有所不同。学生喜欢听,他也喜欢讲。课上,他让同学们放开想象的思维,课后,有问必答,一板一眼的,他总用轻松的心态去上严肃的课。
“如果不是这个病,他肯定还继续奋斗在书桌前,奔忙于采风的路上,可惜……”因为文学,和窦万儒走到一起的妻子赵英,想起这些禁不住叹息。
如今,外债尚有十万余元未还清,窦万儒却被病魔击倒,这对这个小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窦万儒患病后,他们从单位上借钱,从亲戚朋友家借钱,凡是能张口的熟人都借遍了。目前,已经花了近10万元。可是,后续治疗却漫漫无期,接下来昂贵的定期化疗药物费用从哪里来?后续的骨髓移植费用从哪里来?他们已经从单位上借过钱,可单位是教育单位,经费困难,他们也求助于医改办,可补助极其有限。于是,庆阳文学界的朋友率先在网络上发起了这场爱心救助活动。
http://blog.tsrb.com.cn/attachments/2012/03/5453_201203241855181lhB0.jpg
【爱心无边】 网络掀起社会捐助
窦万儒说,得病后他并未将病情告知学生和朋友,一次微博无意的宣泄,引起了诗友“围脖”的牵挂,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便将此事发在了微博上,希望能求得较好的治疗方式。
记者了解到,今年只有44岁窦万儒,窦万儒在师范学校工作的20多年里,坚守老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培养人才,充满激情耕耘语文讲坛,尤其是在文学教育方面,和同仁一起,培养了一大批文学人才和一大批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他对老区教育工作的积极奉献,他的教学和诗歌创作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
窦万儒老师是个闲不住的人,曾今计划了三年的滇藏线、川藏线的旅游,因为生病全部泡汤了。同学开玩笑的说:“把你放翻,这是在开国际玩笑。”在桑科草原时,一个人坐着,想了很多,他说:“旅游不一定是看风景,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心灵找另一张床。”他觉得,这次的生病,就是给他一个教训,让他好好想想自己的人生。
窦万儒患病的消息传出后,首先引发了西峰文学艺术界朋友的极大关注,庆阳市作协、西峰区文联先后组织为窦老师捐款,截止到目前,全市文学艺术界共为窦老师捐款近两万元,很多热心网友将消息发布在网站及微博,开始有更多热心人来伸出援手,包括国内著名诗人芒克,著名学者、西北师大教授徐兆寿及80后著名女诗人郑小琼,《兰州晚报》《兰州晨报》《新农村报道报》《西部商报》《深圳特区报》等媒体记者正在采访报道窦万儒老师的困难。李安平告诉记者,窦万儒罹患重症住院后,庆阳市文联、作协迅速发起了爱心救助行动。与此同时,该消息也在网友的微博上传递开来。
“转一圈,减少自己的罪孽,我问我有什么罪孽,于是便踩到了钉子……”窦万儒老师说,这是曾经一个人对他说的,刚开始还不明白,当踩着钉子的时候就懂了一些。他认为,今生的果,就是前世的因,这是规律。他希望自己是一位有机缘的人,能够遇到一位和他骨髓匹配的人。“拥有健康的体魄,这是任何人无法抢夺的幸福。”窦万儒说,如果他能多活几年,他会多写一些好的诗歌,让人们对生活能有所感悟,同时,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回报社会,感谢好心人。
采访中,周承利告诉记者:“我是昨天晚上在博客里看到窦老师的事情,今天就赶来了。窦老师作为文化人,尤其是他的诗歌对于人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作为兰州博友来说,窦老师得病我们理应来探望”窦万儒老师人到中年,正是一位教师奉献教育事业的最好年华,正是一位诗人、作家创作成熟,再寻突破的最佳时光。也是他家庭生活担子最重的时候,却病倒了!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勤勤恳恳的老师,亟需社会救助。那怕是多么少的资助对他和他的孩子都是雪中送炭!
http://blog.tsrb.com.cn/attachments/2012/03/5453_201203241856581BnC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