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你因为我而难过 文/薇薇安

标签:
育儿耕林童书馆教育安徒生奖 |
分类: 儿童文学 |
http://s3/mw690/001ZLyNRzy6Ml5ZvGZcf2&690
而在《斯洛格的爸爸》这本小书里,戴维看到斯洛格说爸爸又回来了,就问迈尔烤肉店的老板比利,“你相信死后有生命吗?”因为逝去生命用一种亦真亦幻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是一个很短很小的故事,你十分钟内就可以连文带图读完
就这么一个短小的故事,就这么一个短暂的瞬间,因着这么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你的心里又痛又温暖,让你很想去拥抱一下你的亲人。 因为,字里行间满是爱意。
斯洛格的爸爸是一个“开心温和的家伙”,喜欢一边干活一边唱着颂歌。他和妻子一起,坦然面对着自己的卑微的生活,开开心心,没有抱怨。他的身上总有一股腐朽垃圾的气味,他说“这是尘世的气味”,“他会跟着这个气味回来”。当他失去一条腿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失去了倒垃圾桶的工作,但斯洛格的妈妈经常和他坐在一起,闻着小花园的玫瑰,闲聊,微笑。当他失去第二条腿以后,他若无其事地说,“他们可以把你的身体切成上百个小块儿,但是他们无法切你的灵魂”。戴维和妈妈在窗口,“看着米克利太太抚摩着她丈夫的头,温柔滴亲吻着他的脸颊”,戴维的妈妈说,“那是爱,那是正真的爱”。而最后,“妈妈每天晚上把爸爸从椅子上抱起来,放在床上,轻声道晚安,就像他是一个小孩儿”。小说刚刚开头,斯洛格刚刚与“爸爸”相见,戴维就进入回忆,一个关于生离死别的回忆,然后又回到现实中来,他们去摸他的腿,让他描述天堂的样子,他记得三明治里萨罗维吾熏肠和所有料的味道,叫得出斯洛格妈妈的名字,而且,他是从天堂跟着垃圾清理工所有特有的臭味来到了这里。可他最后还是要和斯洛格告别,他对斯洛格说“你一定要记住我”,“我、你和你亲爱的妈妈,有一天会在天堂里重逢的”。
故事就这样从一个小男孩的第三人称的角度缓缓道来,有一点点男孩子的心不在蔫和满不在乎,也有一点点淡淡的忧伤。更多的是爱的气息无处不在。生离死别是可怕的,但因为在一起的日子充满了平淡而又深沉坚定的爱,所以日子才能过下去,即便顶梁柱轰然倒塌。小说里想表达的不仅仅是家庭夫妻之间的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还有社区邻里之间的爱,还有隐藏在字里行间中对上帝的爱。比如,爸爸喜欢没完没了地唱着《我们先辈们的信仰》、《赞美荣耀的圣帕特里克》一类的赞歌。
小说的结尾,斯洛格告诉比利,爸爸又回来了,“就像他说的那样,在春天里”。比利一点也不惊讶,他说,“那太好了”。
我女儿也看了这本书,她说,那样的结尾,就是因为故事的一开头就交代了“人人都喜欢斯洛格的爸爸——乔·克米利。”我们也一起讨论了“爸爸”的真实性。她说,如果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死后回来肯定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要从感性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这样我们才会相信。最科学的解释是爸爸为了实现自己对斯洛格的承诺,而肯定偷偷拜托了自己的朋友帮他完成遗愿。可是我说,那个人始终没有叫出斯洛格的名字呢,也许是个路人,或者是个流浪汉。可是他居然叫得出斯洛格妈妈的名字。女儿说,只能说是巧合,或者说,因为斯洛格爸爸是个大好人,大家都认识他。但不管怎么样,这件事,肯定会对斯洛格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会更加相信爱,在爱里前行。
描写父子亲情的故事很多,描写孩子眼中死亡和别离的故事也很多,而把这两种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孤陋寡闻如我,还是第一次读到,不得不佩服作者讲故事的能力。
伴随着这样亦真亦幻的故事情节的,是现实和魔幻融合的画面。由远及近的画面,现实的草地、树林与纸偶的融合,彩色与黑白画面的交替,无不让人产生扑朔迷离之感,让读者更相信故事的真实。
就像在看一部文艺片,眼泪就忍不住落了下来。而当某一天我突然看到《中国梦之声》第一季的复播画面,有个自立自强但酷爱音乐的盲人爸爸对梦想导师说,“我不想我的孩子因为我而骄傲,我只想他不要因为我而难过”,那一刹那,我突然想到了《斯洛格的爸爸》,眼泪再一次夺眶而出。我想斯洛格的爸爸也是这么想的吧,他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爸爸,但他是多么多么的不愿意斯洛格因为他而难过啊。所以,“他”如约而至。
生命可以消失,爱无处不在,且会永存。
http://s5/mw690/001ZLyNRzy6Ml63nlqYd4&690
当当网销售链接: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375940.html#ddclick?act=click&pos=23375940_0_1_q&cat=&key=˹���İְ�&qinfo=21_1_60&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20140430132549795423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