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w690/6d01a5d3t7cb3c1fd2aff&690
这是一个爸爸去世了的小孩子的心语。
生死之间的故事总是带着浓浓的爱和淡淡的哀伤。相比较同类题材的《爷爷变成了幽灵》《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和《獾的礼物》,这本书更加接近真实。主角小男孩“我”的年纪是7岁,对“死”的感受比《爷爷变成了幽灵》幼儿园时期的小孩更真切,更敏感。
小男孩在回忆与现实中交替叙述。爸爸住院的过程,爸爸带大家去游乐场、滑冰、打球那些甜美幸福的回忆,爸爸“睡着”的身体、哀悼、葬礼、火化等沉重的现实场景……,甜蜜与沉重交替,我们的情绪也随着变得如湖水的波浪,时高时低。
值得一提的是爸爸解释自己与病魔的斗争的方式——小男孩熟悉的“西洋陆军棋”游戏,只不过这次战役的双方是坏脾气的病毒“红士兵”和代表药物的“蓝士兵”。
有时候胜负难以掌控,有时候结果会令人失望。
“这就是人生,它不会一直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式呈现。你也知道的,爸爸。”
http://s4/mw690/6d01a5d3t7cb3c224da83&690
“西洋陆军棋”也是这本书插画的灵感,所用的颜色只有红和蓝——陆军棋的颜色。每一个情节都是西洋陆军棋士兵扮演的
红色是病毒和危险的象征,开头情节好像一幕话剧,红兵和蓝兵相遇、败北,再次搏斗凶狠激烈,炮弹与鲜血齐飞。红色是病毒和危险的象征,每幅小图中都潜伏着暗示——爸爸的红色拐棍儿、红色的足球,汽车头上红色的小旗子……,即使刺眼的红色只占很小的一点,和蓝色的对比也能使画面产生活跃的互动感和斗争感。只有最后爸爸坐在云彩上的画面完全是平静的蓝色,大概因为他已脱离了痛苦和死亡吧。
http://s4/mw690/6d01a5d3tdf05966a9293&690
http://s1/mw690/6d01a5d3tdf059790a150&690
另外,我觉得这本书的封面图画是全书图画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小男孩“我”的样子在书中一直没有出现,唯一的出现就在封面:小男孩“我”变成保护爸爸的“蓝士兵”,穿戴着大大的蓝军服和高高的帽子,手中握着一把差不多和他身高一样长的尖刀拖在地上,周围散落的红色残骸证明他已经把害爸爸生病的病毒“红士兵”杀得片甲不留。这也许就是小男孩的幻想和愿望——变成力大无穷的勇士守护爸爸。泪点在于——我多想保护你,可是你已经不在了。妈妈说你在天上看着我们,“我”抬头仰望天上的一朵云彩——爸爸,那是你吗?
这本书不仅能帮助孩子理解死亡的概念,完整地阅读一遍还可以让孩子通过理解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失去爸爸的内心感受和倾诉,来培养一种同理心。另外,这个过程还可以作为一种情绪的出口,当某一天面临周围亲爱的人的离世,孩子会和书中的“我|”一样,和那个亲爱的人缓缓诉说,泻出情绪。
这本书的结局给人安慰,一扫前面或激烈或沉重的气氛,爸爸轻松而开心地坐在云彩上,向下面的我们招手。很多人都有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的经历,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当我们走在路上抬头看天空和云彩的时候,也许会想起他们,也许会轻轻问一句:“那朵云彩是你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