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庆嫁娶时,猪圈当厨房

(2011-03-01 13:02:34)
标签:

风俗

民风

习惯

东岳吟风

杂谈

分类: 发表天地

http://s11/middle/6d01037ft9d64bd56a2ea&690

在我童年时候——也就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在我们山东省泰安地区(那时,莱芜县是隶属于泰安地区的一个县)的农村,有一个风俗习惯,每逢家庭有婚庆嫁娶的重大事情,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会带着几元钱凑个份子,来恭贺喜事临门,这就是农村的人情往来。往来的亲朋多,说明平日为人行事好,有个好人缘。每逢其时,主家成席招待那是必不可少的。少则十几席,多则几十席。

你可曾知道,那时的厨房在哪里?猪圈会改为临时厨房,席上所有的美味佳肴就从猪圈这儿出锅。真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知情人都知道,农村的猪圈,当时也是农家人的厕所,是合二为一的。被当做厨房的卫生条件是可想而知的。

当遇到婚庆嫁娶要改做厨房的时候,农家人总提前一两天把喂养的猪杀掉,以作招待宾客所用。提前一天进行卫生清理,上扫圈顶,下垫土方,猪圈四壁全部用大席或布类等遮蔽,看上去倒也干净。然后把里面喷点农药,以防虫蛆类爬行,还要撒点香水,以去粪臭味。这些做好后,然后再在里面盘起一个临时煤炉,抬进摆放菜蔬类的桌凳等,这样准备工作就完全就绪。第二天,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便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出锅。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风俗,小时候感到纳闷,因为每逢其时,最起码的拉撒都要到邻居家去解决。为探其原因,长大后,也没有少询问过爷爷、奶奶、父亲和母亲,逐步懂得了其中的缘故。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据说这种习俗是从上个世纪初就在家乡盛行。大家都知道有句俗话说的好:“没有牛粪臭,哪有五谷香。”这种习俗就蕴含着这层道理。我们世世代代都是农民,走到哪里也不能缺少了肥料和五谷。喜庆的事情预示着今后的日子要多积肥料多收五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其意义深远矣!

就其实质而言,在那个年代,百姓家家户户房屋紧缺,一下要招待几十席客人,难以容纳。家中到处是人群,有时候还要分成几拨子来招待,这一席刚离座,那一席再接上。哪里可以做厨房?猪圈当厨房无非是房屋紧缺所导致的结果罢了!

在童年记忆中,哥哥姐姐们的终身大事都是在这样的形式下操办完成的!

大致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开始,或者说从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富裕了,家家户户告别了土柸房,盖起了一排排红砖黑瓦房,有点还盖起了二层或三层小楼房,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慢慢地,这种习俗逐步烟消云散——被淘汰了!

等到我八五年结婚的时候,这种习俗早已绝迹。应该说这种习俗的改变,应当是与当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显著提高是分不开的。

儿时的这一抹记忆总挥之不去,写下来与朋友们共分享!写下来也作为一种纪念保存之。

http://s4/middle/6d01037ft9d64d00ede03&690

http://s16/middle/6d01037ft9d64d65879b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