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创建的理论与实践 (转载)
(2016-03-04 08:21:35)分类: 学校管理 |
第一部分
一、什么是特色学校
1、是体现独特性的个性化学校
如江苏江浦县五里知行小学学习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实践他的“生活教育”理论,革除旧习,以培养合理人生做为教育宗旨,把“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融于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创造了鲜明的主体教育的时代特色。形成了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风格。
2、是体现优质性的个性化学校
特色学校的优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色学校本身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二是办学育人的整体水平有一定的高度。
如上海的建平中学倡导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完美结合,将学校育人目标确立为“合格+特长” “规范+选择”。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结构的改革,坚持活动德育、自主管理、分层走班、学分制、套餐式集中授课制等特色。必修课实行模块教学与分层教学,并配套丰富的拓展性选修课程大餐,对育人目标进行价值重构,抓住了“牛鼻子”,形成了“建平现象”。
北京四中和汇文中学: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人才有特长。
3、是体现稳定性的个性化学校
稳定性具体表现在办学目的、宗旨、培养目标、组织管理和运作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上,核心是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然而,学校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稳定。
如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原校长姚文俊曾被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十佳”之一,他从20世纪开始悉心研究德育,实施学校德育管理“三化”,即德育目标、计划、内容系列化,德育途径网络化,思想品德考查科学化。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在德育管理中始终坚持“三化”。
4、是体现文化性的个性化学校
独特的文化环境为特色学校提供了生长的基础。
如:上海师大附中推行“探索化教学与个性化发展双轨协作的教学格局”,提出发展教育——让每一个师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为办学思想,以“整体培育,终身负责”为教育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什么是学校特色
三、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学校特色是特色学校的形成的基础。
2、区别
学校特色 |
特色学校 |
是一种或几种特色 |
是一所学校 |
比较单一 |
从整体的角度加以考察 |
不断变化 |
相对稳定 |
初级阶段 |
高级阶段 |
较低层次的概念 |
较高层次的概念,是学校特色的整体提升和系统整合 |
3、关系图
第二部分
一、特色学校的主体要素
当代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校长比作一个特殊乐队的指挥官,而乐队的特殊性就在于他们是用人的心灵来演奏的,校长的任务就是要听到每个演奏者发出的声响,并要能发现乐队演奏过后在学生的心灵留下了什么。
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
校长素质是创办特色学校的主导因素。
杰出的校长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是因为办好一所学校,一要靠校长的独特的教育理念,二要靠校长对学校发展的使命感,三要靠校长扎实进取的工作精神。
成功案例中校长的规律性特点:校长的个性风格、办学理念和管理能力等方面。
“没有不能形成特色的学校,只有个性贫乏的校长。”
校长的办学理念大体上包含学校办学目标、办学宗旨、办学定位、育人理想等方面内容。
如:上海建平中学——冯恩洪
北京十一学校——李金初
成都武侯中学——李镇西
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提出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2、教师:中坚
蔡元培先生说:“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
优秀教师具备为发展而教育的能力。
教师是特色学校的主人,也是办好特色学校的关键。
北京二十二中教师孙维刚“结构教学法”“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作家陆星儿曾写过一篇题为《建平的魅力》的文章。文章认为:“建平的魅力在于始终把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潜能、尊重学生合理需求放在首位;建平的魅力在于学生在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建设过程中,确实成为了校园生活的主人。”
(一)具体要素
1、理念要素:思想动力之源
2、行为要素:行为准则和方式
3、视觉要素:外化、具体形象
(二)要素载体
1、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形成的主要载体。
2、课堂教学特色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内容。
3、学校教育科研与学校特色创建相辅相成。
4、独特的学校文化是特色学校的最本质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办学校办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如果把学校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学校文化就是它的根。
学校文化结构:①精神——深层表现形式
三、特色学校的环境条件
(一)外部环境——特色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层次上
时间上
(二)特色学校的条件(内部环境)
1、资源性要素(基础):①有形资源:人力、物力、财力②无形资源
2、管理性要素(关键)
3、能力性要素(核心):基本能力、核心能力
(三)特色学校创建的环境条件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宏观层面:主要有社会发展水平、教育评价机制等;
2、中观层面:主要有地区发展水平、社区文化等;
3、微观层面:主要有特色学校自身的物质条件、一定的办学自主权等。
如:安徽省亳州十二中坚持“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发展”的理念和“人人有特长、班级有特点、校校有特色”的具体要求,确立了亳州十二中办学特色——构建家校合作平台。
一、特色学校建设的思想基础——办学理念
(一)什么是办学理念
一般来说,中小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根据时代特征和教育发展规律,基于办学实践而形成的对学校发展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追求及所持的教育观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主导理念,它是学校的内核,体现着教育的本色与本质。
办学理念蕴含着学校观、教育观、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以及质量观、效益观等。
办学理念,
从功能上涉及“为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三个基本问题;
在内容上,包括”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管理理念“和”学生理念”等;
在结构要素上,包括“办学目标”“工作思路”和“行动策略”等。
案例:盘锦二中的办学理念
办学目标:学生健康快乐、教师幸福满足、社会敬慕向往
育人目标:形成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办学策略:挖掘自身优势,广纳百家之长
育人思路:人人成长,天天进步
核心价值:营建生生、师师、生师、家校和谐
办学特色:
“落实一岗双责、构建网格管理”的特色安全管理
“积淀和谐文化、建设精神家园“的特色校园文化
“实施分组学习,强化有效作业”的特色教学模式
(二)办学理念的表达方式
它具体体现在培养目标、育人途径、校风、校训、校规、校歌、校园布局等方面。
杜郎口中学——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北京四中——“追求高品质有特色第一流的目标”
山东省安丘市四中——“四中无差生,四中学生潜力无穷”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上海复兴高级中学——“创建满足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
甘肃省兰州市黄峪中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三)办学理念的特性
1、全局性
2、前瞻性
3、导向性
4、凝聚性
5、实践性
6、独特性
(四)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理念
(五)特色学校建设的内在机理
1、从被动适应要求到主动自我创建
2、从追求外在形式到注重内涵质量
特色学校把培养文化人而非知识人作为重要目标,主张由知识中心的教育走向文化中心的教育,希望培养出更多有积极的个人情感、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追求的社会公民。
3、从强调规范秩序到注重创新发展
二、特色学校建设的主要模式和运行机制
(一)什么是特色学校建设模式
例:
山东济宁市霍家街小学
广州市109中学
南京金陵中学、江苏太仓中学
(二)特色学校建设的主要模式
2、按范围与对象划分
3、按实践方式划分
①传统提升式(历史形成传统、对传统积极扬弃
②弊端解决式(杜郎口现象)
③机遇利用式(沈阳雨田实验中学
④空白弥补式
⑤困境奋起式(杜郎口、广东省广州市109中学)
⑥理想实施式
4、按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划分
(三)特色学校建设模式的运用
(四)特色学校建设的运行机制
主要有:
1、目标导向机制(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基本形态:确定目标、分解目标、实施目标(评估目标)
2、动力激励机制(竞争、激励等)
3、约束调控机制(评价、调控)
三、特色学校建设的领导核心和关键力量
(一)领导核心
校长领导力的内在结构:
1、从校长领导的工作领域看:
2、从校长领导的类别看:
3、从校长领导的过程看:
校长领导力提升的途径:
1、加强自我反思
2、夯实学养功底
3、强化实践修炼
4、注重经验积累:对经验的漠视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5、榜样示范引领
(二)关键力量
1、教师是关键力量
①教师是特色学校建设的主体力量
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特色学校的基础
③教师教学特色是形成特色学校的前提
蔡元培先生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
华应龙,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在数学教学中开发“差错资源法”,带领全校进行课题研究。体现了全校“以学论教”的教学思想。
李镇西 成都武侯中学校长 语文民主教育
2、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
①提高教师的品格素养
②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科专业、教育专业、通用文化、实践、前瞻性、教育技术知识
③增强教师的教学技能
④形成教师的教学特色
⑤强化教师的培养锻炼
四、特色学校建设的发展阶段和操作流程
(一)发展阶段
(二)操作流程
③学校的战略与目标
A优势扩展提升
B问题破解转机
C特色累聚积淀
D理念建构培育
2、特色优势巩固
4、特色优势创新
(1)创新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
(2)主要策略
③凝练特色,持续超越
如:四川省成都市草堂小学以“诗文化”为切入点,着力特色学校建设。
A以杜甫草堂为学校特色定位
B以诗意文化为学校特色加固
C以诗意管理为特色学校建设助力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