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顶球的制作(转载)

(2011-08-13 12:46:57)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资源

制作人:李彩明

指导老师:黄桦 林萍

    第一次看水顶球演示的视频时,我觉得这个实验很神奇:小球被水顶起来,还在不停地打转,这是为什么呢?怀着极大好奇心,我对这个实验进行了探究。我经过多次失败的试验,最后终于实验成功了。我的制作过程如下:

实验材料

   较大的农夫果园瓶一个.大小合适的橡皮塞(可以到化学实验室配)一个,自行车轮胎的气门嘴一个,小软管(约23cm)、一根笔芯.乒乓球一个,打气筒一只。

 

实验原理:

   利用了伯努利原理:等高流速时,流速大,压力小;流速小,压力大。

   水流冲击小球,周围的空气速度小,压力大,而水流里的空气速度大,压力小。所以当小球一跳出水流,周围的空气就会把它推回到水流里。

实验过程:

1、准备与制作:找一个硬度和容量都较大的瓶子是实验的关键,瓶子太软容易打爆瓶子,容量小,要频繁装水,演示过程也短;橡皮塞、瓶子、瓶盖的打孔要注意适中;要使气门嘴从瓶子内穿出来是很困难的,我用一根长一点的铁丝从小孔伸到瓶口,让气门嘴顺着铁丝进入瓶内再穿过小孔,然后装上胶圈和铁圈拧紧螺丝并装好气门嘴。最后把所有器材组装,一个水顶球的装置就完成了。

2、操作:向瓶子里打气,使之向上喷出水柱,然后把一个兵乓球放进水柱里,兵乓球就停留在水柱里不掉下来。

3、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结论是根据搜集资料以及我和组员讨论得出的)

1)玩过以后你们是否会想乒乓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

因为小球处于动态平衡可知小球所受的外力和为零,由此得出水对小球施加的力等于小球的重力。

2)被顶起的小球为什么不在水柱的中线运动,而是在侧面?

在中学时,我们知道在纸之间吹气则纸之间的压强比周围小。所以纸两边就产生了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使纸靠拢。在车站人不能离火车道太近,因为火车开过时很快,带动附近气流使火车道的压强很小,吸引周围的气流,这跟水顶球实验是同一个原理。水向上冲,同时带动气流,吸引球在旁边。

小球偏离水束中线以后就会产生旋转,球附近的水滴也被带着旋转散开,从而使两侧的流速不等,中线的一侧速度较大,压强减小,因此产生了向中线合拢的趋势。故小球基本上能稳定在水流上方。这就是著名的伯努利原理。

3)知道为什么被顶起的小球是旋转的吗?

因为水的冲力沿切线作用于球。在使球保持上下衡的同时使球自转 。

4)小球为什么时而上升时而下降?

因为水向上的冲力不断变化。有时大于球本身的重力,有时小于球的重力,所以合力有时向下,有时向上,所以不停上下移动。

 

注意:用气筒给瓶子打气,不要打太大,小心打爆瓶子,也不要打太少,否则压力不够实验做不成。

实验反思:

对这个实验,我最大的感触是知易行难。在实验制作前,林萍老师给我看了他以前的一些水顶球的相片,而我也上网找了相关的视频和这个实验的相关文献。看完资料后,开始我觉得这个实验不难做,只是钻几个孔,然后把器材组装就行了,太容易了。但实际上呢,给橡皮塞钻孔就弄到我的掌心发红,因为塞子上的孔要钻在中央且要直的,不能偏斜,如果斜了会导致实验失败。把气门嘴从瓶子里穿出去时,也遇到了困难,瓶子上钻的孔太大,会影响气密性;孔太小,气门嘴又穿不过去,后来我经过林萍老师的指导,在瓶子的孔的内外各贴上了一小块自行车内胎碎片,提高了瓶子的气密性。制作完成后,我把水顶球拿出去试验,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瓶子的气密性还不够好,水的冲力不够大,不能把小球顶起。我又拿回实验室检查并改进,经过多次的失败,但我并不气馁,而是屡败屡战,终于把水顶球完成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科学家搞科研也是经过多次的失败,才能成功的,没有谁能一步登天。做完实验后,老师要求我们向全班的同学讲解自己的实验,这让我有点为难。我虽然会做实验,但实验到底应用了什么原理,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等等,我只是懵懵懂懂,只好又跑去查资料了。最后,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把问题解决了。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我对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次实验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还锻炼了我处理事情的能力,让我的思维更加严谨,更加灵活,考虑事情更加周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