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地理看历史》

标签:
历史地理朝代阅读 |
分类: 品读 |
本书以地理单元为轴心,通过纵向讲史的方式,对各个地理单元的形成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穿插了许多历史事件和典故,从而可以让读者轻松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
而且中国的地形很特殊,不管几千年历史如何风云变幻,大家争斗的目标都是围绕着几个大的地理单元。比如中原是个四战之地,历来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关中易守难攻,是最有可能称王称霸的地方(从秦汉到隋唐,都是以关中起家);荆楚鱼米之乡,是南方政权的门户,可以北伐中原;山东有鱼盐之利;江东可偏安一隅,等等。
此前虽然也知道函谷关、襄阳乃兵家必争之地,但具体战略要地是怎么形成的,脑袋里并不十分清楚,只知道有些要塞是有天然屏障的,放在整个中国地图中,就看不清晰的。比如关中之地,素有王者之气,秦以此起家,刘邦以此为大本营扫平天下,是因为这里犹如一个口袋,肚子大,口袋小,良田沃野可以养兵,出入口小利于防守,这个地形与巴蜀有一拼。
这本书里也谈到了衣冠南渡。在隋唐前后的两次大动荡中——前面是南北朝,后面是五胡十六国,两次动荡中都有世家大族南渡避难,所以虽有动乱,但文化换了个地方保存延续了下来,福建的客家人就是中原人南渡的结果,同时也奠定了江南作为经济、文化重地的基础。
一个城市的兴衰跟它的地理位置有直接关系,在以漕运为主的古代,渡口就很容易发展起来,比如扬州,比如杭州,在由水路转为陆运以及今天的高铁为主的时候,扬州的地理位置也就随之下降。透过地理看历史,把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放到几亿年的地理中去,你会发现,某些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就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城市兴衰、朝代更迭犹如花开花落般寻常,那些硝烟弥漫的战争、尔虞我诈的争夺,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待烟消云散之时,是非成败转头空,当初争的头破血流的人早已化为一抔黄土,只有那山依旧岿然不动,那河依然川流不息。几年后,又是新一轮争夺在这山水间继续上演。
犹如中岳庙里那三千年的松树,西周种下的,现如今已是新中国,朝代更迭了不知多少代,而它依然立在山坡上,静静的看着这世间风云变幻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