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育里倍受伤害的一代人
标签:
育儿心理健康亲子关系家庭教育 |
分类: 育儿心经 |
我生在80年代,高中之前一直生活在乡村。90年代前后的农村,还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地方,思想也较为落后,家中姊妹较多,这更加剧了物质的短缺。父母每日为了生计忙活,在他们眼里,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就是目标,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所以,就有了太多的不被看见,太多的需求不被满足,太多的孤独充斥着成长路,过早的背负起本该大人负起的责任,太多的忽略导致太渴望被关注,这些伤害都如烙印一般,刻进了骨子里,进而演变成了蝴蝶效应,在以后的人生中持续不断的影响着我。认为所有的被忽略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长得不够好,做得不够好,能力不够大……开始对自己过分苛刻,一直以高标准高要求对待自己,打扫卫生不留死角,一定要窗明几净,学习一定要名列前茅,每每对着镜子都希望自己马上拥有双眼皮、白皮肤……渴望自己是最完美的存在,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到应有的关注,以为这样就可以被多爱一点。最看不过不公平的待遇,那会刺激到最深处的那块伤疤。
我的孩子今年5岁。在养育他的过程中,我极力避免我所讨厌的东西,但好像事与愿违。
比如陪伴,我希望孩子能在自己身边成长,得到足够的安全感,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得已让他在老家待了一年,虽然只有一年,虽然我尽可能回去看他,但那一年他所受的伤和我所受的伤,怕是用尽此生都难以弥补。上周末他来我上班的地方陪我过周末,陌生的环境加上内心固有的不安全感,哪怕我在眼前,他也会间歇性的喊“妈妈”,以声音来引起我对他的关注,只要我离开他眼前,他必定心神慌乱,好像我会消失一样,其实我不过是去趟厕所。更明显的是我们要出门,他先去了门外,我担心蚊子进来,我就先把门关上了,心想等我穿好鞋再开门出去,他开始在门外敲门,哇的一声大哭,哭着喊妈妈,并拼命用手扒门……
玩游戏,他不允许自己输。在他看来,他一旦输了,好像就不完美了,他希望自己一直赢,这样就能得到夸奖……
摔倒了,哪怕疼,也不说。我主动问的时候,他还一直说没事没事。只是因为觉得自己做错了,或者事情没有做好,怕被训斥,怕妈妈觉得他不够好;吃米饭,不小心把米粒洒出来一些,看着我的脸,小心翼翼的说“米饭不小心弄地上了……”当听到我说“没事,收拾一下就好了,吃吧”,他才恢复狼吞虎咽的精气神儿。
晚上,看着熟睡的他,没有人能够理解我内心的痛苦和焦虑!我深知种种伤害的前因后果,也很努力去改变去避免,却还是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了下一代。在独自承受成长之殇的同时,还要眼看着这些伤害不受控制的传递下去,看着孩子重蹈覆辙,承受着自己曾经承受的痛苦……双倍的折磨和无力感,足以摧毁所有的安宁和幸福!
我们这代人生活在祖国和时代大裂变时期,读了书,走出了大山和广漠的农村,涌入急速发展的城市,以乡村之躯、以80年代的灵魂开始接受城乡的撞击、世界发展的裂变!看到了美好,也想触摸美好,更想成为美好的一部分,却因骨子里的一些伤疤,无力融入美好。
这虽然不是个人的错,但却时时刻刻影响着个人,婚姻、家庭、事业、人际关系等等无不受其影响;时代的发展,眼光的开阔,让你我意识到问题所在,这原本是件好事,毕竟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但解决之道在哪里?需要多少时日?眼看着病毒继续传递却无能为力,这比没有发现问题痛苦百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