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母亲
标签:
育儿亲子情感母亲 |
分类: 育儿心经 |
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是血肉之情,小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是从娘胎里带来的。
我从去年开始了跨城工作,孩子最开始还没有太多的感受,因为在此之前,我做了两年的全职妈妈,全身心的照顾他,除了幼儿园就是妈妈身边,偶然离开几天,还觉得挺新鲜,渐渐的,他开始有了感觉,觉得我离他远了。
我每周固定周一周三各回家一次,周五再回去,周一早上再出发,其实算下来,我每周只有两个晚上不回家。这周四的早上,我起床洗刷完毕,回到卧室换衣服时,他竟然睁着眼睛在等我,我安慰他说再睡会,还早。等我穿好衣服要出门的时候,他终于还是没忍住。
“妈妈,你过来。”声音很大,就怕我听不见直接走掉。
“好的,来了,怎么了?”我回到卧室,他终于还是哭了起来。“好好好,不哭不哭,妈妈抱抱再走哈。”我把他抱在怀里,安慰着他。
抱了几分钟,最后还是得把他放下来,因为再不出发,就要迟到了。他很不情愿的一手抹着眼泪,一手给我拜拜。
出门走的时候心里一阵酸楚。现在5岁了,我每周只有两个晚上不回来,周六周日两天全用来陪他,然而对他来说还是不够。这么想来,真的不知道2岁那年他在老家是怎么熬过来的,那一年,我回郑州工作,他奶奶不愿跟来,觉得这里人生地不熟,没有家里舒坦,那会儿为了工作,没有办法,只能让他待在老家,我每两周或者三周回去看他一次,偶尔他奶奶再带着过来小住几天。相比如今,那会儿的相聚少之又少,很难想象他小小的内心,承受着怎样的孤独。
有一次晚上和他视频,我告诉他,第二天睡醒了一睁眼就能看到妈妈,因为明天妈妈就回去看你了。第二天有些事耽搁了,中午才到家,他奶奶告诉我说,一大早,睁开眼就不愿再睡了,直接坐起来瞅瞅,以为真的能看到妈妈。但我却食言了,早上醒来没有如希望般看到我,心里一定很失落。
另外一次是冬天回去看他,夜里都躺下睡觉了,他不愿躺下,就那样坐着,怎么说他都不愿躺下,最后困得不行,还是不愿意躺下睡,我就那样扶着他,直到夜深人静他困得睡着了,才把他轻轻放下来,那会儿我不明白为何他不愿躺下睡觉,直到看到一期节目才明白,那是多么珍惜和舍不得的表现。那个节目里,一个女作家讲述了她曾帮助过的一个农村妇女,那会儿春节票难买,她帮助那个妈妈买了一张飞机票,那个妈妈说她已经三年没有见自己的孩子了,出门前的那一晚,她半夜醒来,看到儿子坐在她身边,她问儿子为什么不睡,儿子说,你不要我了吗,明天能不能不走,她没说话,躺下接着睡了,也让儿子睡,但儿子就那样坐着,看着她……第二天,她还是出门了,一走就是三年!半夜不睡觉,强撑着自己,就是担心睡着了,一睁眼妈妈就不见了!不愿把短暂的时间浪费在睡觉上,就是想多看妈妈几眼!每每想起这件事,我都心痛的无法呼吸,眼泪直流,心疼儿子,小小年纪就要忍受和母亲的别离,悔恨自己,当初太过执着,埋怨婆婆,如果当初她愿意牺牲一些,那一年,孩子本可以更好的度过。
母亲怀胎十月,承受着常人所不能承受的孕吐、腰痛、下坠等等不适的妊娠反应,又用鬼门关走一遭换来孩子的呱呱坠地,这一切都让母亲亲身感受到孩子的来之不易,生命的伟大和脆弱,但这一切父亲都很遗憾的不能亲身体会,大概这也是为何一般新手妈妈会比新手爸爸做得好的根源吧,当然,这也是为何孩子在三岁之前更亲母亲的根源,从心脏开始跳动就跟随着母亲,这是无可替代的亲近。
孩子和母亲的亲近是天然的,不需要任何刻意。所有母亲也应遵循着这再自然不过的天然,陪伴孩子,满足他的依恋和安全感,这是作为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的母亲的责任和义务,最基本最纯粹的天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