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序

标签:
教育亲子心理育儿陪伴 |
分类: 印记 |
看到网上一条新闻《无处安放的晚年》,大意是说空巢老人之类的,我像突然被电击了一般,愣愣的好一会儿,想起自己那曾经无处安放的童年,然后常常的叹了一口气——所谓繁衍生息,某种意义上讲,不过是孤独的循环罢了。
不妨一起回忆一下:我们的童年里有谁是在父母安安稳稳的陪伴下温柔的长大的?有谁不是常常望着父母忙碌的身影而后孤单的抱着希望等待?又有谁不是自顾自的在太多无能为力里期待快点长大?
我们有了小情绪,没人看到,或者有人看到了,却也是粗糙的终止,而并不会陪着我们慢慢的消化它;我们渴望活在父母的眼睛里,可惜父母的眼睛里不是干不完的活儿,就是一堆糟心事,想求得的那份关注,一直未曾出现在等待里;我们有了小成绩希望可以分享给父母,可以跟我们一起待在共同的小世界里,可是迎来的大多是父母的所谓“骄傲使人落后”之类的警告,再无其他……小时候,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亦或是困难面前,我们都渴望有父母同在,给自己强大的后盾和兜底保障,遗憾的是,所有的渴望慢慢的都变成了孤单世界里的尘埃,我们的小小世界里,最终还是一个人,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人慢慢长大。我们承认,父母是爱我们的,但也清晰的看到,他们为了一日三餐,为了基本生活线之上的经济,摸打滚爬、披星戴月,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我们能够生活的更好一些,殊不知,那时的我们可能更需要的是一个温暖的怀抱,一次嬉戏打闹的亲子互动,一次全心全意的陪伴。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总是时不时的爆出空巢老人的各种问题。有儿子住在街对面,老人死了十多天才被发现的悲伤,有儿女太忙不得不送去养老院的无奈,有丧失生活能力被保姆虐待的可怜……本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光,却因种种原因无处安放自己的晚年!
父母均年过60,因为老家的房子坏掉了,过完年他们就在家张罗盖房子。我回去的时候,房子刚刚垒起墙,父亲又瘦又黑,头发又长又脏,身上的衣服到处是土,每天操心房子工程,无心无力打理自己;母亲忙着做饭,连听到汽车声出门接我时手里都还端着盆,借住在邻居家,条件简陋。这样年纪本该散步锻炼身体,闲来无事下个棋之类,或者帮忙带带孙儿,不曾想却还在操心房子的事情,六个儿女均在外打拼,没有一人为他们的房子操心,为他们的老年生活负责。
我们需要陪伴的时候,他们忙于生计;他们需要照顾的时候,我们忙于生计、养育下一代。孩子和父母之间,总是一场又一场的错过。难道这就是繁衍生息的过程吗?我对此表示怀疑。难道不应该是父母年轻时好好养育孩子,父母年老时,孩子好好养老送终吗?这中间横着的,最大的应该是经济发展转型的特殊,但也不仅仅是经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