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否可以再深入一点

(2019-07-15 17:37:03)
标签:

公仆

人民

服务

美化

市容

分类: 时事评论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否可以再深入一点

周末,带着儿子去公园玩耍,就近把电动车停在公园门口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缝隙里。待我们从公园出来,正看到交警正在拖车!


我问交警:“不允许停在这里,有提前通知吗?”

交警说:“那么大牌子竖在那里,看不见吗?”我循着他的手望去,在公园大门口西侧的确竖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此处不许停车,停车拖走哟。拍着后面画的一个长方形的停车区里,整齐的停放着一排共享单车。

我生气的说:“牌子放那么远,谁知道指的是这里呢?我还以为牌子指的就是后面那一小块……”交警看看我,不说话。

我又问:“那不让停这里,让停哪里呢?”

交警指了指马路对面。马路对面的确停了很多电动车,但是先过马路去停车,再过马路来公园,最后还得过马路去骑电动车……门口的这条马路是郑州几纵几横里的一横——建设路,双向6车道,马路宽,车流大……这样规划真的合理吗?

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电动车被装上拖车。交警给了我一个地址,让我去办理手续……罚款并不多,只有20块钱,但位置实在是远——在过了南三环还要往南的漓江路上的停车场,足有10公里之遥!万一有些电动车电力不足,该如何骑回来?这是不是也未为群众考虑周全?


想起小区东门的堵路事件。小区规划的有一个东门,但市政在铺就绿化带的时候,并未留大门出口,路肩也并未斜坡,虽然这个门不过汽车,但人和电动车是要从这出入的。小区业主组织过一次堵路,目的是为了让市政改变规划,把东门出入口留出来,但最终不了了之,直到前天市政把绿化砖都铺好了,发现还是原来的规划,并未留出大门出入口!


这件事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群众反映问题通道不足或者通道无效,通道不足,导致问题反映不上去,只能采取极端的方式引起重视,通道无效,导致问题反映上去了,却迟迟得不到解决方案;第二,市政最后并未改变原有规划,要么办事程序太过复杂,没人愿意为了一个小区门口而层层推进,要么是个别执事者有意为之,虽然知道这么做不合理,但对待捣乱的“刁民”就是不想如你所愿……虽然这种想法有点小肚鸡肠,但事情闹那么大,最后依然如此,就让人有点想不通了。


很多群众,想法的确是立足于某一点,没有全局而观的能力和格局。比如公园停车场,也许是因为市政要把公园门口打造成别的景观,进而将停车位置划在了对面;对于小区门口,也许是最初开发商与市政未沟通,也许是市政为了这条道的整齐划一……


虽然市政是基于全盘考虑,但既然是“为人民服务”,是否可以站在人民的角度再想一下?这样是不是更能够在全局规划的同时做到更便民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