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仪式感》
标签:
读书生活仪式感十点读书 |
分类: 品读 |
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娶她时刻不同。
无聊的生活中,平淡是常态,总要找到一种新的方式,陪你度过无趣的今天。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村上春树说,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像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你厌倦了格调,也就厌倦了生活。
仪式感,会让你在平淡又琐碎的日子里,找到诗意的生活,找到继续前进的微光,找到不愿将就的勇气。
我是因为书名而买的这本书。我在意生活的仪式感,在意每一个特殊的日子,是因为人生平淡已是大多数,那么几个特殊的日子如果再沦为平淡,何谈特殊而言?又有何特殊存在的意义?
上个月的七夕,老公出差在外,虽早早发了红包,但并没有给我特别的感觉,因为信息的发达让红包太过随意,太过常态化。下午,早早收拾好自己,约了同样没人陪过节的姐姐,一人带了一娃,去新开的饭店吃饭。虽然只是一顿饭而已,但我仍希望那天稍稍不同于往日,给予自己一份七夕的气息。
每次伏案前,我总喜欢洗一些水果放在案头,去泡一杯茶,花茶、红茶随便什么,放置在左手边。些许人看了肯定觉得矫情,但于我而言,这种程序不麻烦,反而很舒适,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惬意而欢喜的事情,也会给敲键盘本身添一抹色彩。
在有限的生命里,我希望尽可能增加人生的广度和厚度,以此积淀人生的厚重,而非单薄的时间长条,我曾说过,我希望用此生活出几世的丰富。所以,我更在意人生的仪式感。
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虽然书名为《生活需要仪式感》,但除却第一章,其余读起来都像是心灵鸡汤,犹如微信公众号那些美文,清新有余,力道不足,有温度,无厚度,那些语言文字比较适合夜深人静的独居夜晚,娓娓道来,更能引起身心共鸣,如若换了别的时间点,换了别的环境,那些文字虽然道理犹在,但怕是无法抚平内心的焦灼和外在的喧嚣。
末了,才发现,作者原是十点读书的人气作者~~~
电子和纸质,还是有所区别的,一个是快餐式消费,一个是慢慢品读;一个是心灵鸡汤式的蜻蜓点水,一个是娓娓道来的力透纸背;一个可以引起某一刻的共鸣,一个可以穿透肌肤,直达五脏六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