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刘若英
标签:
娱乐电影后来刘若英周冬雨 |
分类: 影评世界 |
从最初知道这部电影的开拍,我就决定去观影,一是因为导演是刘若英,犹如当初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二是因为她的特别经历和她文艺的特质,她和陈升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感,《似水年华》和《乌镇宣传片》里的她,是水乡慢生活的灵魂。
从电影院出来,天已经黑了,行人稀少,我散步往回走。人说,这部电影看哭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呵呵,这话倒也不假,人生在世,谁还能没点故事呢。我承认,我哭了,不止一次。
小晓在07年的跨年夜,发现自己被那个买06年老款CAD的科长小三,原来那个科长有老婆还有孩子……她和林见清在那个几平方的出租房里疯狂的又蹦又跳,听零点的钟声,含着泪抱在了一起。两个孤独的北漂身影,在都市繁华的阴影里,相依相偎;爸爸去世,妈妈远嫁,来自小镇的一个小女孩在这座城市一次又一次的恋爱失败,让人心酸又心疼。
两人在一起后,努力拼搏的2008年,是爱情绽放的一年。努力工作,不再仅仅是为了赚钱,回到家也不再寂寞无聊,各自白天忙着工作,晚上共吃一碗煮面,简陋却很温馨。我因那句“两个人的北漂日子,比一个人好过的多”瞬间泪目,那一年,我结束单身时也说过类似的话“我希望两个人的生活比一个人温暖”……
小晓读林爸爸给她的信时,我哭得一塌糊涂。林爸爸对她和他的感情并未惋惜,只是打心底里希望孩子们都过得好。“和谁在一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都能健健康康,开心快乐。”在北京漂着她读着老人的关怀,是温暖,是感动,是的,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无关房子、车子、地位,开心的生活就好;前两天心路苦闷,跟妈妈视频中哭得不能自已,妈妈在手机那头儿不停的抹眼泪,。除却对林爸爸代表的长辈的爱感动外,我的眼泪也同样为小晓仍孜身一人而心疼,爱着的那个人,早已将她抛入脑后,走进了既定的人生轨迹,而自己,却还在茫茫人海中飘荡。
电影看完,我并未理解他们为什么分手。后来在梳理情节时,豁然开朗。他们刚谈恋爱的那一年,每天晚上两人共吃一锅泡面,谈天说地;后来搬家、大年初一去公园、回到小窝,小晓一个人在吃面,而林见清,带着耳机打游戏,苦闷、烦躁、封闭自己,房间变得冰冷无声,完全没了爱意。这就是小晓当初想要的生活吗?她为了爱情放弃了自己一直以来要嫁个北京人的面包三观,可是现在,爱情在哪呢?她当初唯一“图”他的东西,已经感受不到了,她没了继续的理由,那个愿意为他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人,如今连当初她唯一图的爱情都不再给她……
当初我结束单身,为的也只是希望两个人的日子比一个人温暖一些。可婚后的生活却越来越出乎我的意料,温暖也许还有一些,但也早已淹没在一地鸡毛的混乱和焦虑中。我所求的渐渐失去了光彩,而自身却为了这所求身陷泥潭,失去了往日的悠闲、惬意和自在。天平两端的长期不平衡使我渐渐感觉到不值得,这感觉,大概跟小晓当初乘着地铁离开是一样的心理吧。
一部影片千人千面,有很多网友被“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之类的文案扎心,而我,是被细节揪住了泪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