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甪直,苏州早期四大古镇之一,和周庄、同里、南浔齐名。第一次走进江南古镇,就踏入了甪直名镇,心中窃喜。在西大门下车后,就迫不及待的赶紧让同伴给张照!从汽车站下车后,坐三轮车来到小镇门口,其实汽车站往南走到尽头就是小镇的北大门,可惜第一次来不知道路线,不仅如此,三轮车师傅为了想多赚两个,告诉我们小镇收门票,如果我们肯多给他一些,他可以带我们从小门进,不要钱。我是广告出身,信他这个?小镇是不收钱的,随你在古镇的任一小桥上走过;收钱的是小镇中的几个景点,比如沈宅(可不是沈万三哟)、万盛米行、万保寺等景点,这些景点还不单独收费,而是套票78元。

我对江南古镇的兴趣不在景点,而在于置身于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巷里,在于亲自走一走弄堂的古石板路,在于弄堂深处那斑驳的木门,这扇门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在深深的古巷里安静的挨着时光……
走在狭小的巷子里,聆听着高跟鞋哒哒的叩击石板的清脆,抚摸着墙面上岁月留下的一道道划痕,感受着古色古香的韵味,柔软的心,在那一刻融入了水乡,融入了这片水土……

小镇里很多人家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房前屋后都是流水,习惯了在用河水作为交通,习惯了在这里洗衣做饭……踏着青石板台阶,在小河里摆弄着衣服,无视我们的摄像头,也无视河岸上那么多双注目的眼神……




“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是甪直浓厚水乡气息的真实写照,一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原有宋元明清时期各式石桥“七十二顶半”,现尚存四十一座,素称“中国古桥博物馆”,有桥都的美誉。这里的桥有拱形、有平顶、有水泥桥面、有石板桥面,在古镇,除了走一走狭长的弄堂,就是乘船走水路去感受古镇,要么就是在桥上走过,在桥上看风景了。古镇的桥单独的看其实也没什么,从这座桥去看那座就不一样了,这个角度看过去,不仅仅是小桥,还有流水的衬托,还有河上游船的摇曳,还有两岸的木门和石阶,这是一道恬静的风景。
再有,就是各种小吃了。对于吃,我是从来不含糊的,委屈了什么也从来不会委屈口福的小女人!喜欢他们那种掺了艾叶汁的糯米汤圆,绿绿的、黏黏的,红豆沙馅,煮好了放在平底锅上,10元20个,我一下就吃了一份!更好吃的是浦里蹄,也就是猪蹄,红红的酱包裹着外表层,看着就很诱人,只可惜那天坐车晕车,吃不了油腻的东西,只能饱饱眼福了……
当天很想穿着刚从店里拿出来的旗袍照几张相的,这种古镇,这样的小桥流水,没有旗袍没有油纸伞怎么可以?可惜当天温度还不是很高,就只能作罢,下次再走进古镇,一定挑一个带雨的日子,做一回撑着油纸伞走过古巷的丁香姑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