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三傻中,“兰彻”不是为自己读工程师,而是为自家少爷读,结束之后,少爷——那个真正的兰彻拿走了所有证明他是优秀工程师的一切,除了他脑袋里的东西……“兰彻”没有什么能证明自己在皇家理工待过。但后来怎么样呢?他成为有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旧的不合理的教育体制。
罗彩霞一案已尘埃落定,有多少人曾认真思考过背后的东西?我们撇开事件的是非来谈谈背后的东西。她的同学王佳俊没有考上大学,证明她的学习真的不怎么样,但她冒名顶替来上了大学,却能够顺利毕业!一个没有能力考上大学的人却能够在大学校园里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意味着她有这个能力读大学,也可能意味着许许多多和她一样没有通过高考独木桥的人也能读大学,但他们没有背景,不能通过非法手段上大学,他们被pass了。这样说,高考是不是驱逐了很多很多这样的人才呢?他们有能力读大学,有能力去工作,但只是因为在过独木桥时不小心被挤下去了,从此与知识分子无缘……
还有后来王佳俊被一家不错的单位录用,在知道这件事之后,那家单位立马辞掉了她。我很想知道辞退她是因为她的人品,还是文凭呢?如果是人品,我能接受,但我想不仅仅是人品吧?中国历来对文凭很重视,似乎那张纸能代表一切。如果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件,也许她可以在那里干的很好,这证明她是有实力的啊!所以,我一直比较迷茫的是单位看的是文凭还是实力?做事,是靠实力的,不是吗?影片中的“兰彻”什么文凭都没有,但他一样成为著名的科学家……这是不是一个制度,一个体制,一个民族观念的悲哀呢?
顶替没有被查出来,这说明高校在录取时还是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的。还有就是为什么罗彩霞要毕业了才发现有另一个罗彩霞在其他学校毕业?而不是在她被录取时发现她已经被一个学校录取了?高校在生源的信息传播上存在很大的壁垒,信息只在某个区域共享,而不是全国,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发生,比如盗窃身份证去其他地方作案。这个壁垒我们不应该思考一下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