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樱花与霓虹国

标签:
旅游日本樱花 |
樱花不止是日本的国花,更如同日本的一张名片,蜚声海内外。然而樱花的起源却在中国,虽然韩国棒子也说樱花是韩国的东西,在这方面中日学者倒是难得的达成了一致,考证了野生樱花最早产于喜马拉雅地区,大概是候鸟迁徙时把种子吃到了肚子里,然后飞到冲绳把便便拉到了土壤里才使得樱花传入了日本,当然也有考证说是僧人远渡重洋把种子带到了日本。Anyway,后来经过日本人民上千年的栽培和改良,才使得如今樱花有了如今繁多的品种。
http://s16/bmiddle/001ZKB7rzy71eErAJz1bf&690
赏樱早在中国唐宋时期也曾蔚然成风,白居易的一句“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就足以体现文人雅士游春赏樱的闲情逸致,南宋的王僧达更是以一首“初樱动时艳, 擅藻灼辉芳,缃叶未开蕋,红葩已发光。”把樱花之美描述得惟妙惟肖。只是国人向来更偏爱牡丹和梅花,所以樱花在中国并没有被大面积种植和传播。
http://s4/bmiddle/001ZKB7rzy71eEuAnuP93&690
国内的赏樱名所也有一些,最出名的莫过于武汉大学和青岛的中山公园了。每年武大樱花盛况过后的惨状,也是让人有些心疼。中山公园也好不到哪儿去。去年樱花季,老妈打电话说刚在中山公园赏过樱,问起与日本的樱花比如何,她说花开得其实还不错,只是人比花多,光看见黑压压的人头了……
可见,赏樱一事,赏得不止是花,重要的是氛围。
http://s1/bmiddle/001ZKB7rzy71eEy0lZm50&690
日本人对樱花有一种几近病态的崇拜和痴迷。樱花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常在叶子萌发之前开放,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努力的绽放着,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被认为与大和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相契合。樱花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花期极短,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零大约7天,又不同于其他花先枯萎再凋落,而是在盛放之时飘落,落时又极美,如同粉雪,极符合日本人骨子里“物哀”的审美。樱花七日,刹那芳华,在须臾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巅峰,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如樱花一般绚烂的生义无反顾的死,这就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所以在日本才有“花中樱花,人中武士”这句谚语。没事儿在樱花树下,沐浴着樱花雨,玩个切腹什么的,简直是武士最高的境界了,在日本人看来,嗯~ 极好的!极美的!
http://s16/mw690/001ZKB7rzy71eEGK4J92f&690
日本人向来迷恋这种“在最绚烂时凋零”的调调,比如樱花,又比如烟火,每年的夏日祭时的烟火大会,几乎是动漫中最常见的桥段了,自然又少不了一番什么“短暂却美丽”之类的旁白。中日两国的文化也是受到了各自民族性格的影响,中国人画花,多是绘其含苞待放或者初绽之姿,而日本人却偏爱取其盛放甚至凋零之姿,无疑又是“物哀”的审美在作祟。
http://s3/bmiddle/001ZKB7rzy71eEI5Zzs22&690
不过日本人的细致与严谨放到赏樱这件事上,简直创造了花样赏樱之极致。先来捋一捋专业术语,赏樱被称为“花见”,赏樱宴席是“花见宴”,赏樱饮酒自然就是“花见酒”,晚间赏樱被称为“夜樱”,风中樱花花瓣飘落的美景被称为“花吹雪”,真是各种美好又赋有诗意的名字。日本气象协会每年都会早早的预测各地樱花开放的时间,在地图上用等值线连接起来,发布“樱花前线”,很多赏樱名所门口都会有一块大牌子,上面标注园中樱花的种类,以及当日各种樱花的盛开情况,“三分开”、“五分开”、“七分开”、“盛开”、“开始飘落”等,赏个花也如此煞费苦心,这个世界上也没sei了!
http://s7/mw690/001ZKB7rzy71eEJUT5426&690
http://s4/mw690/001ZKB7rzy71eETPY3h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