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酷爱中国的历史和地理,在我心灵深处已烙上不可磨灭的印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已由一颗红线牢牢的拴在我的心上。
外出旅游我有一个嗜好,就是特爱参观各地博物馆,因为博物馆馆藏丰富,在哪里能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了解你想了解到的东西。国家博物馆是独生子,高高在上,没有可比性。最有看头和有层次感的,就属省一级博物馆了。省级博物馆的藏品,能反映该省的历史变迁,社会发展轨迹,文化的影响,经济成果,风土人情等。
那广西有什么特色哪,广西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它的特色就是铜鼓文化和风雨桥文化。
铜鼓自产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用铜以及少量锡、铅、锌等融合铸造而成的,在不同时期扮演着诸如炊具、乐器、神器等不同的角色,它是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延续着古人世代相传的审美意识,是中华文明中极富传奇色彩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铜鼓之美,美在鼓面纹饰。昌江出土的汉代铜鼓,面径达100厘米,腰围达270厘米,置于独立展柜中。
仔细观察铜鼓,可见鼓面铸四只立蛙,蛙身长3.7厘米,高2厘米,三只呈逆时针站立,一只为顺时针站立,使鼓面富于变幻,立体感增强。
该铜鼓的鼓面正中铸八芒太阳纹,从圆心向外,铸多圈弦纹,构成晕圈。相邻展柜中的临高出土汉代北流型铜鼓,同样具有太阳纹饰。
据省博物馆馆长丘刚介绍,这种由光体和光芒构成的太阳纹是最早出现于铜鼓上的最基本的装饰纹样,是鼓面装饰中最重要、最醒目的图案,也是唯一贯穿于铜鼓历史始终的纹样。
有学者认为,太阳纹不仅是铜鼓所有纹饰的中心和重心,也是铜鼓作为乐器、礼器和权力重器的最具崇拜、信仰和文化意义的标志。太阳纹的设计是铜鼓工艺家的第一步工作,任何铜鼓形制上的变化,必先导致太阳纹的改变,太阳纹占据鼓面主导,其他纹饰只不过是表达对太阳纹的自然崇拜罢了。
现存铜鼓有两种形式,有些铜鼓为出土文物,但有很多铜鼓一直在使用;村寨有什么重大祭祀活动,都把铜鼓请出来,用后存放在族长家里,传承有序,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风雨桥是广西民族文化的又一个亮点,毫不客气的说风雨桥是中国最美的桥,是中国建筑史和建桥史的骄傲和瑰宝。风雨桥为中国所独创,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外形美观,而且使用价值远远大于外在美;建筑它的目的,解决人们过河的需要,为村民遮风挡雨,村民议事的地方;青年人谈情说爱的地方,下棋打牌的地方,小型演出场所;临时晾晒场所等。最有名的要数程阳风雨桥。很多风雨桥现在还在使用。
程阳风雨桥坐落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河上,是一座四跨石墩伸臂的木梁桥,建于1916年,全长64.4米,分四个桥孔,每孔净跨12.2米,宽3.4米,高16米。
本组照片自拍

A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大厅特大号铜鼓{现代工艺品}

A2 博物馆大厅陈列品

A3 铜鼓

A4
广西自治区博物馆镇馆之宝

A5 该鼓有2000多年的历史,铜鼓精品

A6
精品铜鼓

A7 雕有青蛙图腾的铜鼓

A8
三江侗族风雨桥举世闻名

A9
程阳风雨桥、风雨桥之冠

A10
三江风雨桥

A11 风雨桥堪称世界最美之桥

A12
柳州大龙潭风雨桥

A13
柳州大龙潭风雨桥摄于2008年4月

A14
龙津风雨桥

A15
广西自治区博物馆院内风雨桥

A16
很多新人都来自治区博物馆院内拍婚纱照
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不是一个优秀的民族。
参观广西博物馆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