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1岁1个月宝宝走进中国科技馆(一)---进馆

标签:
育儿 |
分类: 见多识广 |
科技馆,让小朋友甚至大人心怀憧憬的地方。
记得我第一次去科技馆是初三毕业后的那个暑假,跟着旅行社。当时的科技馆还是老馆,但里面令郎满目的新鲜玩意足以让我这个从西北来的娃大开眼界。那次旅行的间接结果就是立志大学考到北京。三年后,我的愿望实现了。大学、研究生的专业一直是法学,没有一点跟科技沾边的东西,找了个老公也是法学专业,两个法学专业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亲近自然,多接触科技和艺术。这不,宝宝眨眼间1岁了,得好好盘算他的出行计划了。除了7个月时远游一次新疆姥姥家,一直没去过特别的地方,无非是家门口的小广场,超市,商场和室内儿童乐园。
在我的计划里,第一站是中国科技馆。听起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带1岁的宝宝去科技馆,他懂么?为此,我好好考究了一番。新的科技馆专为儿童设立了一个单独馆,叫科学乐园,从科技馆的网站里可以查到,此馆适合3-10岁的孩子。网站里也可以查到科学乐园里的九大板块,但具体的细节没有说的特别详细。我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妈妈的博客,从她们的博客里得到很多细节。经过判断,我认为将科技馆作为第一站的选择是正确的。让宝宝从小树立爱科学的精神,说这种话可能有点大了,但绝对可以调动起宝宝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计划了几个月,终于在上周日实现了,恰好那天天气很冷,不适宜户外活动。司机爸爸驾车载着宝宝、婆婆和我。早上出发时快10点半了,有点晚。路上宝宝很知趣的打了个盹,到了目的地精神就来了。天太冷,快速进馆,路边专给小朋友卖东西的小贩都不给宝宝推销东西,还说“这个小朋友太小了”。一进馆,一面巨大的齿轮墙(自己命名)印入眼帘。说到齿轮,对宝宝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因为他这个小车迷已经“毁”了3辆小车,车身和底盘散架后,其中一辆带回力的小车底盘里,就有大大小小十几个齿轮。那个时候,我就告诉宝宝,这个叫齿轮,每个齿轮互相咬合,最终形成合力,带动汽车快速前进。宝宝的眼球被吸引,其实不光宝宝,我们都觉得很震撼。宝宝不时用手指着墙上的齿轮,嘴里“嗯嗯”地说个不停。我问宝宝“最喜欢哪个齿轮啊?”宝宝立刻指着中间下方稍靠右一点的那个最大的齿轮,的确,那是个最特别的齿轮,除了旋转,还会有黑色的叶片向中心合拢再向四周展开。我当时心想,要是物理教授姥姥在就好啦,能给宝宝好好讲解一番!
除了齿轮墙,还有一面分子运动墙,整个墙绿油油的,也很吸引人眼球。两个圆形的分子,其中一个不停在运动。圆形,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的形状了。车轮、球、太阳公公……宝宝也很感兴趣,盯着看了半天。另外,大厅还有一个很高很有创意的雕塑作品,也是绿色,螺旋结构,顺着螺旋走向,上面有一些男人和女人。来不及细细研究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只能发散式地告诉宝宝,这比较像一个滑滑梯,也有可能是DNA的双螺旋结构。我知道,我这话宝宝一定能听懂前半句,因为他经常在我腿上做滑滑梯。
进入科学乐园前,我们又经过一片满是气球的屋顶,这个我在其他妈妈的博客里看到过,但现实里的气球阵没有我想向中的那样壮观。当然,总体还是很不错的,很动感,有创意。宝宝看得也很来劲,气球,又一个他熟悉的东西。一下看到这么多白色的气球,不停变换造型,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我真想知道当时的宝宝在他小小的脑子里有怎样的感觉。
罗七八嗦,终于要进园了,看来入园前和入园后一样重要:)
明晚再续,晚安!
http://s10/bmiddle/6cfd3bfftb6bb53e9dc8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