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原文如下:
初,叔向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其母欲娶其党。叔向曰:“吾母多而庶鲜,吾惩舅氏矣。”其母曰:“子灵之妻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可无惩乎?吾闻之:‘甚美必有甚恶,’是郑穆少妃姚子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早死,无后,而天钟美于是,将必以是大有败也。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餍,忿类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且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女何以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叔向惧,不敢取。
叔向最初欲和申公巫臣和夏姬的女儿结婚,他的母亲却想让他与自己娘家人结亲。叔向说:“父亲有很多妾,所以我的母亲很多,但庶母兄弟却很少,我不想再令舅氏女子受苦了。”其母说:“夏姬令三任丈夫、一名国君和自己的儿子非正常身亡,还令一个国家亡国,二位卿逃亡,这难道还不足以做为戒鉴吗?我听说:‘极端美丽的人也必有极端丑恶的一面’她是郑穆公少妃姚子的女儿,子貉的妹妹。可子貉早亡且无后,上天钟美于她,必将会通过她来败坏别人。以前有仍氏生的女儿,头发非常漂亮,光彩照人,名叫玄妻。乐正后夔娶她之后,生下了伯封,而这小孩人面猪心,贪婪无餍,后来有穷氏的后羿灭掉了他,夔从此失去了祭祀。再比如夏、商和西周的灭亡,太子申生的被废都是因为漂亮女人的原因。你想怎样做呢?漂亮的尤物,足够改变一个人的性情了。德义不够的人娶了她必将会遭到祸害。”叔向感到害怕,便不敢再娶她。但后来晋平公强迫叔向娶她为妻,后生下杨食我。食我刚出生的时候,叔向的嫂子向婆婆报信,说:“叔向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叔向的母亲准备过去探视,等到堂屋,听到孩子的哭声就回去了。并说:“这是豺狼的声音啊,狼子野心般的人,如果不是他,那就没有人可以令羊舌氏灭亡”于是没再探视他。
在唐朝诗人元稹所作的《莺莺传》中,对“尤物”一词的解释更加详细。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后,为了良心上的安宁,讲了一篇大道理,其中的关键词就是“尤物”:“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这段话的意思是:凡是尤物,不害己必害人。假如崔莺莺嫁给富贵之人,凭着娇宠,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龙,我不知道她能变化到何种程度。过去的殷纣王和周幽王,据百万之国,国家强盛,然而一个女子就让他们亡国了,众叛亲离,死无葬身之地,成了天下人的笑柄。我的德行不足以胜过妖孽,只有忍情,和她分手。
可见,在古人心目中,惟一能够跟“尤物”相抗衡,能够镇得住“尤物”的,惟有崇高的德行。自忖德行不足的人,比如张生,趁早远离“尤物”,否则众叛亲离,死无葬身之地,更甚者还要亡国亡家。“尤物”如此可怕,能量如此巨大,因此古人谈起“尤物”的时候,常常语带贬义,美眉变成了妖精。
值得注意的是,“尤物”有时也指珍奇之物。陆游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予平生见三尤物:王公明家韩干散马,吴子副家薛稷小鹤及此子母牛是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