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篇:浅议西周“竹节玛瑙管”

(2012-12-07 20:22:42)
标签:

高古玉

玛瑙

文化

分类: 原创

浅议西周“竹节玛瑙管”

 

    玛瑙,英文名称:Agate,玉髓类矿物,摩氏6-7.5,半透明到不透明,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宝石材料之一。玛瑙呈现各种颜色,有同心圆状和规则条带状纹理,可分为缠丝玛瑙、条纹玛瑙、火玛瑙、缟玛瑙等。其中红玛瑙被认为是各色玛瑙的上品。故在《格古要论》中有“玛瑙无红一世穷”之说。玛瑙分布广泛,几乎世界各地都出产玛瑙,古代中国文献中提到的富产地有西域、云南和北方各地。

 

http://s3/mw690/6cfad9cdtd042665d54f2&690

    在中国,“玛瑙”的名称始自佛经,据称最早见于东汉时期安息国(即帕提亚,伊朗高原古国)王太子出身的僧人安世高所译《阿那邠邸化七子经》一书。安世高大致在汉桓帝(147年——167年)前后来到中土洛阳,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阿那邠邸化七子经》中有文,“此北方有国城名石室。国土丰熟人民炽盛。彼有伊罗波多罗藏。无数百千金银珍宝车渠马瑙真珠琥珀水精琉璃及诸众妙宝”。其中“玛瑙”写作“马瑙”,可知玛瑙的称谓是东汉后才有的。西周以前的称谓,多数人认为是文献中提到的“琼”。古时多用红玛瑙,《说文解字》中有“瓊,赤玉也”,“瓊”通“琼”,该是指红玛瑙,出土资料也可印证。南朝江淹《空青赋》有“夫赤琼以照燎为光,碧石以葳蕤为色。咸见珍于东国,并被贵于西极”,说的也是产自西方的红玛瑙。 


http://s16/mw690/6cfad9cdt7b39d70c7eff&690

    大概从曹魏开始,“玛瑙”的称谓代替了可能是“琼”的古称。“玛瑙”一词的推广除了佛教经典的传播,也利益于雅士文人的诗词赋的赞誉。魏文帝曹丕有《马脑勒赋》,“马脑,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因以名之。或以系颈,或以饰勒。余有斯勒,美而赋之。命陈琳、王粲并作”。曹丕佩戴有来自西域的玛瑙勒子,因为自己很喜爱便赋诗赞美。除了玛瑙,曹丕还写过《车渠碗赋》和《玉珏赋》,可知当时的上流社会对玉属一类装饰仍很珍视。曹丕文中提到王粲其人,就是在汉末兵乱、佩玉制度毁坏的情况下,首创曹魏皇家组佩形式的侍中大臣,《决疑要注》说他“汉末丧乱,绝无玉佩。魏侍中王粲识旧佩,始复作之。今之玉佩,受法于粲也”。王粲的组佩形式被后来的两晋和南朝传承。

 

http://s8/mw690/6cfad9cdtd042669cd277&690
    周人还用红色玛瑙制作竹节形玛瑙管,它是刻意模仿竹节的形制,也是组佩中重要的构件。它的作用更像是分割长珠串的节珠,使串饰呈现出一种形制和色彩的节奏变化。竹节管的形制在西亚王墓也有出土,后者在形制上不及中原玛瑙管硬朗,也多使用红色玛瑙制作。但是中原人将这种形制应用到其他材质上,并将造型进一步夸张,特别是战国时期的齐国人,他们使用最喜欢的白色玛瑙和水晶制作竹节,造型更加俊俏,线条更加硬朗,表面玻璃光泽,制作工艺十分精湛细腻,不啻为玛瑙和水晶珠饰中的精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