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优美安静的石桂图新区办完事已经时至中午了。刺眼的阳光把路边的花草照的白花花一片。按说正午的光线不适合拍摄,但这一小片比大拇指大不了多少的小野菊绽放着令人惊讶的美,令我不由得停车驻足。凝视了很长时间,直到露出笑容,拍吧,管它光线硬不硬。

.1.

.2.

.3.
其实我不是喜特别欢低调,这种影调看多了会影响心情。但在强烈的直射光下,小野菊的花瓣平展展的几乎在一个焦平面上,倒也适合拍出低调。在主体和背景光比较大的前提下,以主体的曝光为基准,减少两档曝光补偿,背景就压暗了,花叶也突出了,仔细端详着,花瓣仿佛浮在深色背景上的,好醒目!不由得想起了小女儿很小时挂在嘴上的儿歌:路边长满小野花呀——稚气的声音萦绕耳畔,就像小野菊在对我小声地讲着童话,哦,是童话剧吧,一幕一幕又一幕。




我拍花很少单拍一朵,一定要有另一朵略微虚化的陪着,还要有油润的背景衬着,再考虑在画面里点缀几个衬体,就像童话里有白马王子就必然有公主,单着怎么展开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所以摄影好比写故事,主角配角,光线就是情节,镜头的取舍间动人的故事里就满是童话的味道了。拍出童话要有三个条件:摄影的基本技法、情节创意和一支定焦头。我在花田里见过画家和摄影师们挤在一起画花,从一片花瓣画起,逐步添枝加叶加背景,最后成品。所以总有人说“绘画是加的艺术,摄影是减的艺术,”其实说的是创作步骤上的表面程序,就像写故事,哪有加和减这么简单。




花卉拍摄中“花拍一朵”是常见的入门手法,用在大型花卉的拍摄上多,比如拍蔷薇科的牡丹、芍药和月季,但小花只拍一朵就显得单调了。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朵花,同时拍两朵以上可能会出现多个主题,画面显乱,初学者不好控制。简单的方法是通过景深控制画面,通过调整景深,适度虚化背景和衬体,通过虚化其它的花,分清众多花朵的主次关系,这样画面就有趣味、有故事了。控制景深除了大家熟知的“大光圈、长焦距和尽量靠近主题等等”,最顺手的方法是上定焦头。定焦头通过调增光圈,可以轻易地控制背景和衬体的虚化程度,F1.8时作为衬体的花就是一个光斑,光圈缩小到F5.6时就有了漂亮的花瓣轮廓,特别有趣,各种光圈下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的美丽散景。





构图创意是拍花最有意思的地方,也是摄影创新的法门。三朵花很难拍,就像三个人不好相处一样。要么拍出三角形,要不拍成2:1形。你看小野菊多美,粉色的花瓣蓝色的花蕊,按光谱分析,这是两种强烈的对比色,芍药是红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是相邻色,不存在对比关系,是和谐映衬关系。你看啊,漂亮的大型花靠的是艳丽和美的花色吸引人,小野菊则靠的是强烈的色彩对比引人注目,这是生存法则,也是拍摄的重点。拍花分成三个层次:初级是觉着好看拿来就拍;中级是花间徘徊,想好主题后,按主题设计拍摄;高级是懂花爱花在先,借花抒怀在后。不知你在哪个层次上。



夏天是拍花的好季节,伴着花香摄影真是一件美事儿,但有一条,拍花容易过曝。为什么呢?因为花后面大面积的绿色几乎是波长最短的颜色,是暗色,所以容易过曝。为了防止白花花一片,拍花时要仔细选择测光方式。专业的做法是使用点测光。一般对着花朵高光处点测光,锁定曝光值,然后重新构图,就会得到满意的效果。使用平均测光方式,—1EV曝光补偿也可以,但如果花朵的背景是天空或浅颜色的墙,则应该
1EV左右,防止欠曝。这就是“白加黑减、亮加暗减”。有人把相机的曝光补偿定在—0.3EV上,以便拿来就拍,“宁欠勿过”,是初学者防止过曝的好办法。

.这张图显示除了大光圈下无可避免的二线性。但镜头的这个缺点现在似乎成了特点,就像心慌意乱,有时候是很动人。

人们都喜欢红艳的色彩,她吸引眼球、令人激动。下面这组花其实和小野菊没关系,好像不是一个主题,但忍不住把她拍了下来,85定焦很难拍出大场面,可我又想拍出一片花海,幸好我想起了“景深法则”,对着画面的三分之一处对焦,重新构图后果然是一片殷红的花海。摄影和写作一样,心中有一个童话才能拍出一个童话。北方季风大师作为一个画家说过一段话:“南方画花北方画人。”说由于自然环境所限,北方的画家很难看到真正的美丽花朵,所以画出的花鸟都很烂。但我想,只要心中有美丽,这个夏天就会动人。快乐的心情会照亮每一朵卑微的小花,哪怕是小野菊也会演绎出动人的童话。





摄影器材:D200 85 1.8G
摄影地点:喜桂图新区
源文件地址:2014《野菊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