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故宫西北角拍角楼恐怕是所有风光摄影爱好者的梦想,就好像人像摄影爱好者都梦想到国际车展拍一次车模一样。我去的时候,角楼对面护城河堤西侧各式各样的镜头早就摆好了机位,真好把正对面的角留给我。我没架子,小心翼翼地放在护堤上慢拍。


5点半的时候到的故宫北门,故宫博物馆那几个字和南门上的一模一样。这时天色已晚,红日西垂,天光映在护城河里很好看。没想到故宫筒子河的水这么清澈,配合着晚霞,觉得这景就是美人儿,心里是说不出的透亮和敞快。



我体会的京城味道是两样:悠闲和写意,加在一块儿就是惬意。悠闲要到胡同里找,从琉璃厂自西向东出来,往东南一点拐进杨梅竹斜街,即使是黄金周里也没几个人;再就是南锣鼓巷,只要避过黄金周也没几个人,透着浓浓的京式悠闲,和成都的慢生活式的悠闲完全不同,这个我在以后的《漫步南锣鼓巷》里细说吧。找写意一定得去故宫,围着筒子河,红墙飞檐映在水里,不会写意都难。


说话间,太阳快落下去了,顺着护城河向西,加快脚步,不然没有好机位了。


往前走着,看到右手边有座牌坊,不知道什么来历,顺手一拍,有点意思。好光影,有好光才会有好影,小家伙很满意滴。



到角楼正对面了,果然聚着好多摄影爱好者,还有几个老外,一直冲着我笑,估计是因为我拿的相机最小,卡片机拍不出角楼吗!不但能拍,还能拍出全景,哈。这时倦鸟归巢了,成群的鸦雀飞过角楼上空,幽静而生动,令我又想起我当年的一句话了:“没有飞鸟的天空是寂寞的,就像青春没有爱情。”


随着天光变暗,角楼映着水面变幻出不同的色彩,帝王气势也越来越浓。我真的非常崇拜古代的建筑设计师,他们通过建筑的对称格局和水面的完美结合,营造出大气、庄严、威严、森严的气氛,这种气氛随着光线的明暗变化次第显现,令人不敢对皇家有丝毫非分之想,巨大的心理威慑超越了现实依然存在,我们这些人只是在拍,恐怕没有一个人想过要上去和进入。




说得有点过于严肃了,再来张写意缓和一下气氛,但不可否认,即使是写意,仍透着她的不可侵犯。好在此时角楼的灯亮了,舒口气吧,这种情景够惊艳,但和皇家当初吓唬人的建筑设计理念一定是格格不入,有点儿李逵簪花的意思。不过大家守在这里,不就是等着角楼的灯光吗?这时是晚上6:30。


这张是全景,除了噪点有点大,没什么毛病,充分证明小相机也可大作为。看着明艳的角楼全景,身体和思绪慢慢浸入暗夜,暗夜中不由得遥想着角楼背后那深深宫闱的往事,体会着呼吸间的爱情故事,北京的夜色真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