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这些年都被数据困扰着幸福着更多的还有痛苦着,围绕数据有着各种说法各种传说甚至诟病,我曾经说这数据即是试金石同时也是照妖镜,我们又爱又恨的时候应该清醒,这个行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数据!? 数据的使用我们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许多年,我自工作以来,开始在节目一线做大型综艺类节目,那是上个世纪末就开始跟数据打交道并持续关注与研究数据,数据里的各种事儿也都略知一二,我认为当下国内和国际对于数据的认知和使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和概念,国外是大·数据,而我们这里是大数 ·局。 大·数据,我这几年了解美国或者欧洲的数据使用,同样是大数据,人家才是真正的数据,他们对一部作品的数据,做到了电视收视率,新媒体传播数据的集成,具体到每次点击的量,停留的时长,什么段落有最多的人停留,哪个演员出来会停留,同一个人反复观看的次数,什么样的情节最有吸引力等等,至于收看人群的分析都属于基础数据了,看到这样的数据能够非常清楚地知道作品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收看规律,真正喜爱的人群又多大,这才是大的数据,绝对具有价值的数据。 而反观我们的数据,在盲目追求大数,你每天看到的就是多少亿多少亿,如果你去问它详细的数据分析,估计没人说的清楚,这些大数更像是一个一个的局,只要有钱雇人就能点击出来数据,开始是用人点,后来开发出来软件用机器点,而电视收视率也是只看绝对点,不分人群不分购买力不分收视效果不分产品对应,中国人就喜欢个必须最热闹,所以我说这是大数·局。于是明码标价刷数据,收视率失去了公信力,但是又被市场和行业裹挟着必须逐臭,主管部门饮鸩止渴,播出平台怨声载道,制作机构诚惶诚恐,观众根本无所适从。良莠不齐,三观不正,世风日下,价值缺失,所有人在迷局中都没得到真正的舒服与快乐! 我们需要数据,不需要大数,在中国一提到数据,很多人都摇头,个中况味儿都明白,但是这个是难道不能改变吗?有时候我们不知道该归罪于谁,法不责众贻害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