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导电性的实践探究

标签:
教育 |
分类: 科学乐园 |
水果导电性的实践探究
五年级下册暑假作业本和一些科学杂志中,谈到水果能导电。水果真的能导电吗?带着疑惑,我通过做实验来探究水果的导电性。
一、水果能导电吗?
1、实验材料:苹果、葡萄、梨子、西瓜和一副简单的电路。(由于家中没有电路检测器,只能用简单电路来代替。)
2、实验一步骤:将电路接好,量好导线插头之间的距离,把导线插头插入果肉,观察灯泡有没有亮,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灯泡亮为止。
3、实验现象汇总如下表:
水果名 |
插头插入果肉之间的距离 |
灯泡 亮否 |
实验效果图 |
梨子 |
3厘米 |
不亮 |
图二 |
2厘米 |
不亮 |
||
1厘米 |
亮 |
||
苹果 |
2厘米 |
不亮 |
图三 |
1厘米 |
不亮 |
||
0.5厘米 |
亮 |
||
葡萄 |
2厘米 |
不亮 |
图四 |
1厘米 |
不亮 |
||
0.6厘米 |
亮 |
4、我的发现:通过实验一,发现苹果、葡萄和梨子都能导电。我又检测了西瓜,发现西瓜也能导电(如图五)。水果的品种很多,我不可能一一检测它们能否导电,于是通过查询资料,我了解到大多数水果都能导电,但也有少部分水果因本身电阻较大或者没有导电的果汁溶液而不能导电。
二、水果的导电性与什么有关?
在实验一操作过程中,我观察到灯泡有时亮有时不亮,亮的时候,又会有时暗些有时亮些。为什么会这样?为了解开疑团,我仔细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从中发现:梨的导电性最好,葡萄其次,苹果差些。另外,水果的导电性与导线插头插入果肉的距离有关,距离近电阻会小一点,灯泡会亮;距离远电阻会大一点,灯泡不亮。
对于“灯泡有时暗些有时亮些”是不是与插头插入果肉深浅有关?于是,我又进行操作,果然有关。我有发现:水果的导电性与导线插头插入果肉的深度有关,插入浅些,灯泡暗些,插入深些,灯泡亮些。那是因为水果比空气的导电性好,插头插入深,能让导线与果肉充分接触,导电性更强。
通过前面的实验,已经有这么多的发现,继续探究的念头在我脑海里从萌发到成长。我又想“水果的导电性与水果成熟程度有关吗?与温度有关吗?”为了证实我的猜想,我继续进行实验。
(一)、实验二:水果的导电性与水果成熟程度有关?
1、实验材料:一个半青半红的苹果、一个红透的熟苹果和一副简单电路。
2、实验现象和发现:半青半红的苹果在导线插头插入果肉相距0.5厘米时灯泡才亮,而红透的熟苹果在0.7厘米时就能使灯泡亮起来。所以,水果的导电性与水果的成熟程度有关,越成熟的水果导电性越好。
(二)、实验三:水果的导电性与温度有关吗?
1、实验材料:三块苹果和一副简单电路。
2、实验步骤:把电路连接好,把一个苹果切成3块,将一块苹果放在冰箱冷冻,一个放在常温下,另一个放在微波炉加热。依次把插头插入这3块苹果,进行观察、测量,看灯泡能否亮起来。
3、实验现象如下表:
苹果温度 |
插头插入果肉之间的距离 |
灯泡亮否 |
实验效果图 |
冷冻 |
0.3厘米 |
亮 |
图六 |
常温 |
0.5厘米 |
亮 |
图七 |
加热 |
0.7厘米 |
亮 |
图八 |
4、我的发现:通过上面的数据表可以看出,加热苹果的导电性最好,常温苹果其次,冷冻苹果最差。这些说明水果的导电性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好。结合资料查阅,我了解到把苹果加热后增强了苹果的活性,所以导电性更好。
经过以上实验的探究,我发现:大多数水果能导电;水果的导电性与两根导线插入果肉的距离有关;水果的导电性与导线插头插入果肉的深浅有关;水果的导电性与水果成熟程度有关;水果的导电性与水果的温度有关。水果的导电性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这有待于我们以后继续探究。
通过这次的探究,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水果能导电、发电,那就可以将大量腐烂的水果回收,合理利用发电,这样既能节约电能又能净化环境了。